《康熙王朝》是一部长期上映的电视剧。无论过去多少年,我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它。里面的李光地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你还记得他是怎么当官的吗?那些被绑在北京的人拒绝当官。王子说服他是没有用的。最后一批格格叫醒了他,然后回来当官了。
[img]589113[/img]
这部电视剧看起来不错,但如果你真的相信,我只能哈哈。李光地当官近50年,几乎贯穿康熙朝。同时,他也是一个理学家,工作很多。但他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多故事,有些还不为人知。
少年经历
李光地小时候很聪明。他十三岁时,家里发生了一起事故。全家甚至他的12个人都被山贼抓住了,只有他的父亲逃走了。抓住他的山贼叫林日生和林兴珠。你看起来熟悉吗?这个林兴珠应该是那个跟着韦小宝去打俄罗斯人会用藤地堂刀的人。
李光地有个叔叔叫李,是个文武全才的奇人。听说后特意跑回来,先帮忙凑赎金。但是不管给多少钱,对方就是不放人,没完没了。于是他开始招乡勇,配合官军。四个多月,他打了近百场战斗,没地方躲山贼。最后,一年多后,他把这十几个人带回家。
[img]589114[/img]
没想到这件事,倒成了李光地,回家后他变了个人,读书很努力。
时间问题
电视剧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王子尹仁代表康熙邀请李光地出山当官。这件事很麻烦。李光地在康熙十二年开始当官,王子尹仁直到康熙十三年才出生。王子很尴尬。
举荐施琅
在电视剧中,姚启生突然在康熙面前说,当他推荐台湾水手作为平台将军时,他简直震耳欲聋,令人震惊。写作效果好,但不真实。施朗在顺治时期已经清理干净,即使在康熙时期推荐他的平台也是正常的。虽然姚启生推荐他,但主要是李光地。
[img]589115[/img]
三大诟病
全祖望是乾隆时期的大儒。他对李光地的评价是:初年卖朋友,中年卖情,晚年以外妇儿子来回。显然不是好话。这涉及到李光地的三个隐私故事。
早年卖友说的是一件叫“陈李公案”的事。三藩起兵时,李光地刚回家探亲,就被耿精忠赢了。他顺手投靠耿,但他的意思是想当间谍。李光地同榜进士陈梦雷当时被迫投降耿精忠处。于是李光地两次秘会陈梦雷,研究耿精忠的情报,并由李光地写成用蜡丸密封的奏折,偷偷转给康熙。康熙无条件信任李光地,但他没有提到陈梦雷的功劳。后来三藩事后,陈梦雷几乎被斩首,在狱中喊冤,李光地大概说有这样的事,于是陈梦雷改判流放。
中年夺情是指李光地的母亲去世。当时他正在“提督顺天学政”。康熙认为他的工作太重要了,不能耽误,命他一边上班一边守制,这叫“夺情”。但李光地算了算时间,请康熙请了九个月假,回家办丧事,完成后赶回来不耽误。结果,御史知道了,弹劾了他,说:要么你夺情,要么你守制。你请假怎么了?还是理学大家,说做完全两面派。康熙最终惩罚了他,但他仍然信任他。
[img]589116[/img]
对于外妇的儿子来说,李光地年轻时很浪漫,去妓院让妓女的肚子变大了。当他老了,突然有了一个儿子来认识他的祖先和家人。面对自己的骨肉,李光地非常冷漠,无意认出自己的儿子。
这三件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缺陷,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他是一个每天教别人如何做人的理学家。
两大褒誉
谁给封建王朝最有价值的赞美?当然是皇帝。
康熙皇帝在评价他时说:“李光地谨慎勤奋,总是一节,知识渊博。我知道的是最真实的,我知道的不是光明的。”这意味着君主和大臣彼此了解。
[img]589117[/img]
雍正皇帝对李光地的评价相对简单,只用了四个字:“一代完人”。还需要说别的吗?
历史上李光地是什么样的? 看雍正的评价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