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
清军主要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两者都有定额,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
[img]588218[/img]
八旗兵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制度。早在入关前,满洲、蒙古、汉军就有八旗,其实是二十四旗;但习惯上还是叫八旗。清朝定都北京后,八旗兵分为两部分:京营和驻军,人数约占一半,即人数超过10万。京营保护皇帝,守护京师。
保护皇帝的名字叫郎卫,即侍卫和亲军。侍卫由上三旗子弟才武出众组成,担任“随侍宿卫”,分为一等侍卫(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三等侍卫(正五品)、蓝羽侍卫(五、六品)共有500多人。
[img]588219[/img]
所有保镖事务都由保镖内部大臣和前部大臣负责,前部大臣的权力尤为重要。亲军由满洲和蒙古八旗挑选,共有1700多人,均由保镖内部大臣领导。保卫北京师傅被称为保卫兵,包括小骑营、前锋营、保护营、步兵营、火器营、保卫营、虎枪营等,分别防御紫禁城、内外城和北京郊区。
[img]588220[/img]
八旗兵驻扎在北京以外的各个地方,被称为驻军。他们驻扎在全国各重要城镇的重要地方,有专官的管辖权。所有驻地的旗兵都是满洲、蒙古和汉军的合作伙伴,形成了一些领导。驻地设官,最重要的地方设将军,比次要地方设将军或副总统,再次设城市守卫或防守队长。
绿营兵
绿营兵又称绿旗兵,采用绿旗,是清兵入关后改编新招的汉人部队。绿营兵配合八旗兵驻守北京和各省。北京所谓巡逻营,隶属于步军统领(或九门提督,正二品)。各省最高组织为标准,总督管辖的称“监督标准”,巡抚管辖的称“监督标准”,提督管辖的称“提标”,总兵管辖的称“镇标准”,八旗驻防将军管辖的称“军标”,河道总督管辖的称“河标”,水运总督管辖的称“水标”。
[img]588221[/img]
标下设协,由副将领领导。协下设营,由参会、游击、都司、守备分别领导。营下设汛,由千总、总、外委分别领导。事实上,各省绿营的独立组织是提标和镇标。提督实际上是当地最高的武官,是从一品。总兵的地位略低于提督,是正两品。总兵下是副将、参会、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总、外委等官。
清朝将八旗兵和绿营兵交错分布在北京师范大学和省级重要城镇,形成全国军事控制网络,不仅有利于防御和镇压人民的抵抗,而且有利于八旗兵监督和控制绿营兵。
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军 两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