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贪污案,
在中国几千年的皇帝中,只有朱元璋的背景是最悲惨的。正是朱元璋从小就出生在草根,见过太多的贪官,非常讨厌贪官,这也导致了郭桓案,他后来处理了一个震惊历史的贪官案件。这个案子涉及到巨大的金额和广泛的人员,都令人震惊。
公元1385年,对御史余敏和丁廷的一纸奏折进行了监督,起诉当时北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员赵全德,勾结朝廷二品大员户部侍郎郭桓寻求腐败。也许余丁和他的妻子没想到他们的奏折会在不久的将来像一把割稻镰刀一样割掉许多朝廷成员和当地绅士的头。
[img]589195[/img]
朱元璋见后怒不可遏,原因无他,只怪户部侍郎郭桓过于贪婪。
事实证明,郭桓不仅私下分配了太平、镇江等重税政府的税收,而且还吞下了浙江西部450万元作为朝廷经济支柱的粮食税的一半!@ 郭桓还是不满意,还在征税时巧立名,造成各种苛捐杂税,让人入不敷出。郭桓只是朝廷从二品的官员,竟然好胆,贪下了堪比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共有2000多万石粮,怎么叫朱元璋不生气!
查!一定要彻查!连一个清官贪墨几十二白银都受不了的皇帝,怎么能坐视这样贪得无厌的硕鼠存在呢?!
[img]589196[/img]
因此,在锦衣卫、监察院和刑事部三大国家机构的彻底调查下,案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动荡。当负责此案的臣工向朱元璋提交证词时,朱元璋勃然大怒,不禁惊呆了。
什么样的调查结果让一代皇帝有如此复杂的想法?
原来,令朱元璋惊讶的是,贪墨案涉及的人包括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甚至许多负责六部的六位尚书和十二位侍郎,如礼部尚书赵茂、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志德、刑部尚书王惠迪等。所有这些犯罪分子都深深震惊了朱元璋。
[img]589197[/img]
中国有句老话叫刑不上大夫。腐败案件的范围很广,几乎遍布朝鲜和野外。如果被调查,恐怕所有人都应该被处决,那么朱元璋,一个非常深刻和强硬的开国之主,应该如何选择呢?你知道,明朝成立后不久,如果大杀特杀,恐怕人力不足,此时北方有北元政权伺服窥探,一旦受到严厉惩罚,恐怕全国都会动荡!
事实上,只要你是一个正常的皇帝,恐怕你会先惩罚大戒律,以身作则,慢慢控制腐败问题,当时的官员可能也这么认为,只是敢于贪婪国家银行。然而,显然,当时每个人都低估了朱元璋治理腐败的决心,事实超出了预期,朱元璋也不是一个正常皇帝。他不仅不平凡,而且精力充沛,几十年来一直是劳动模范的典范。
[img]589198[/img]
正是朱元璋非凡的精力。胡卫庸案后,他亲自牢牢控制着总理的职位。正因为如此,当时参与此案的六部电影中,除了尚书侍郎被保留工作外,所有参与此案的三品及以下官员都被监禁,只有一个结果等待他们——杀戮!如果不是侍郎和尚书的职位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人,恐怕那些人也是注定的。
除了法院几乎被清除外,朱元璋甚至杀害了所有参与贿赂的地方政府、县官员和乡绅。他宁愿错杀也不愿放手。因此,在这起案件中,共有3万多人被杀,全国六级及以下官员被杀,人民中产之家都被打破了。
[img]589199[/img]
也许杀得太火了,破坏了成千上万的家庭。朱元璋勤政为民的善良也弄巧成拙,导致民怨沸腾。朱元璋立刻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因此,为了平息民怨,朱元璋最终不得不将负责此案的审判员吴庸判处极刑,作为自己的替死鬼,让人民发泄愤怒。
因此,一场轰轰烈烈的肃贪运动——郭桓案,才被打败,而这一前所未有的肃贪大案也被铭记在史书中。
明朝震惊历史的肃贪大案 朱元璋的名声几乎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