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玄奘取经的故事。
唐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著名的《西游记》以唐玄奘取经的故事为原型。然而,很多人对唐玄奘取经的路线有疑问。在古代,最好的交通方式是乘船,乘船速度快,特别容易。唐朝时期,中国与印度洋国家有海上丝绸之路,乘船到达印度相对容易。那唐玄奘为什么不乘船去印度,而是千里迢迢绕过西域呢?
[img]587659[/img]
首先要从唐玄奘的经历说起。玄奘当时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僧侣了,但他认为还有很多佛教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他决心向印度学习法展、智严等大师。玄奘和长安的许多僧侣一起向唐太宗李世民写信,要求得到国家的支持。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的成本,没有国家的支持,很难做到。唐朝成立后不久,李世民又不太重视佛教,因此拒绝了玄奘等人的要求,并不允许他离开长安。
[img]587660[/img]
此时玄奘能出城就好了,想选就更难了。但总有机会。不久,长安爆发瘟疫,城市居民无法谋生,因此政府允许灾民到其他地方谋生。玄奘混进灾民中出城。离开城市后,他遇到了秦州(天水)僧人孝达,于是玄奘和他一起去了秦州。之后,他又遇到了一个商人要回凉州(武威),于是他一路到凉州。这条路很顺利。
[img]587661[/img]
武威
到达凉州后,玄奘在这里发表了讲话,所以河西走廊的人们来听讲。许多商人把玄奘的西行传到了西域,所有的西域国家都准备迎接玄奘的到来。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走廊,从这里出国很容易。当时玄奘不得不选择走明显的路,二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如果他走海路,他就没有足够的钱),所以他只能选择从西部地区绕过印度。
[img]587662[/img]
然而,此时唐朝与西突厥的战争即将爆发,玉门关不允许人们通行。时任凉州都督的李大亮得知玄奘要处境,担心出问题,于是不允许他出国,并要求他回长安。幸运的是,凉州的佛教领袖惠威法师秘密派出两个弟子帮助玄奘夜行到瓜州(酒泉),离玉门关很近。瓜州刺史独孤达信仰佛教,因此优待玄奘,并向玄奘讲述了从西域到印度的路线。之后凉州派人追玄奘,没想到凉州刺史也信仰佛教,他拜访玄奘后,撕毁了公文。
[img]587663[/img]
酒泉
玄奘不熟悉西域的路线。幸运的是,他在瓜州塔尔寺遇到了胡人石磐陀。这个人是孙悟空的原型。他多次来自西域,非常熟悉西域的路线。石磐陀在听到玄奘对佛法的解释后,受到了影响,于是成了玄奘的土地。于是师徒俩夜渡葫芦河,想闯过玉门关,越五峰,进入西域。但在路上,石磐陀又想杀玄奘大师灭口,但最终没有开始,却放弃了西行。所以只剩下玄奘一个人了。
[img]587664[/img]
幸运的是,玄奘在高昌国(吐鲁番)受到国王的礼遇,与高昌王结拜兄弟,高昌王派出一些队伍护送玄奘到西突厥。西突厥可汗也很欣赏玄奘,于是派翻译跟随玄奘,最终使玄奘安全到达印度。《西游记》将唐玄奘的支持者改为李世民,并一路带着唐朝的公文书,认为唐朝的国威起到了保护作用。事实上,玄奘西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西域民族对佛教的普遍信仰。
[img]587665[/img]
唐玄奘在印度学习大乘佛法后,开始了回国的过程。可以合理地说,此时他可以乘船回家,法学显示器也乘船回家,玄奘后来也有义净法师从海路到印度。然而,玄奘曾答应高昌和其他国王回来三年,他不能违反合同。所以他选择从西部地区徒步旅行。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 玄奘为什么不乘船去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