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三家分晋的事,
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和战国的边界分为三个晋。春秋末期,赵、韩、魏分为晋国,被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标志着晋国的逝去和周天子权威的丧失。
在赵、韩、魏三家中,赵国一开始分配的领土最大,其次是魏国,韩国最小。当时的实力比较是赵国>魏国>韩国。
随后,魏国经历了变化,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逐渐占据了赵、韩、魏三家的优势。此时,三家公司的实力比较应该是魏国>赵国>韩国。
[img]586486[/img]
但无论如何变化,韩国都是最弱的。以至于有人觉得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名不副实。
那么,既然韩国这么弱,为什么魏国和赵国不直接吞并韩国呢?
三家分晋初期,赵、韩、魏三家不能内讧
三家分晋事件,对赵、韩、魏三家来说,自然是很舒服的,但对于传统的老诸侯国来说,恐怕就没那么舒服了。
秦国周平王东迁之前,一直是附庸国,直到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才被列为诸侯。
至于楚国,西周时期被封爵,但楚国的爵位很低。众所周知,西周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楚国是最低的子爵。
[img]586487[/img]
为此,楚国君王特意向周天子提出提升自己的头衔,但周天子不同意。一怒之下,楚国君王自称王。
因此,对于这些老诸侯国来说,头衔不仅是一个名字,也是他们过去的证明,但现在赵、韩、魏不仅公开篡夺头衔,而且没有做任何事情来获得头衔,我们看不见过去。
虽然当时正处于礼乐崩溃的时期,但这是面子上的事。
因此,秦、楚、燕等国对赵、韩、魏三家十分仇恨。
[img]586488[/img]
魏文侯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他统治期间,他尽最大努力维持三晋联盟的稳定,调和韩赵之间的矛盾。即使赵韩分别向魏借兵,魏文侯也不同意。
正是魏文侯在战国初期的贡献,使赵、韩、魏能够在战国初期迅速站稳脚跟。
有实力也不敢灭
战国初期,不说赵国,只说魏国,作为战国初期的霸主,一定有能力摧毁韩国。但问题是,他敢吗?
战国中后期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五国伐齐,这件事的原因是齐国灭了宋国。
宋国历史上被称为“千乘之国”,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诸侯国。虽然韩国的规模无法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但它并不比宋国差。
但就是这样一个中等诸侯国,齐国灭了他,却犯了众怒,以至于被人联合攻打。根本原因是齐国打破了各国多年的平衡。
[img]586489[/img]
当时大国吞并小国屡见不鲜是真的,但宋国不是小国。而且齐国灭宋后,可以逼近魏、赵等国,给他们很大的压力。
这就是五国伐齐的原因。
韩国也是如此。韩国与赵、魏、秦、楚等国相连。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几乎是西方的“宋国”。一旦强大的魏国摧毁了韩国,它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不清楚。
因此,他不敢在魏国。
三家分晋后韩国的实力如此弱 为什么其他两个不吞并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