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郎是杨业四子,天生帅气,武功高强,据说是当时京师众多少女心中的理想郎君。杨四郎年轻叛逆,父母经常不认识他,这也让杨四郎有了忍辱负重的性格,杨四郎也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然而,杨四郎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他的真正原型是宋朝官员王继忠。如果你了解王继忠的生活经历,你会发现他和杨四郎有很多相似之处。让我们来介绍一下王继忠。让我们看看。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在宋辽的“金沙滩之战”中,杨四郎被辽人俘虏,并被招募为徐。十五年后,杨四郎通过海关探母,帮助宋破辽。这个故事改编自京剧
《四郎探母》。但杨四郎的历史原型并非姓杨,而是促成了禅渊之盟的王继忠。
[img]587263[/img]
辽国贵族妇女被俘并与辽国贵族妇女结婚
据《宋史》记载,杨业七子中没有一人被俘,只有小儿子在战场上战死。宋真宗赵恒藩邸老人王继忠的经历与杨四郎相似。
王继忠从小就认识赵恒。据说赵恒是开封府尹的时候,曾经给算命师打电话,给他几个亲信。算上王继忠,算命师说:“这个人很惊讶。半辈子吃官禄,半辈子吃胡禄。”真宗笑着把他送走了。
宋真宗即位后,王继忠迅速升职,最终部署到定州副总部。咸平六年(1003年)4月,辽军围攻定州,定州部署王超命令王继忠率领1500名步兵侦察敌情,辽军发现。
王继忠部被围困,但王超拒绝支持(潘仁美曾拒绝支持杨家将),导致王继忠部队全军覆灭,王继忠本人被俘。随后,王超向朝廷报告了军事情况,称“副总管王继忠被陷害”。宋真宗认为王继忠死了,非常伤心。他下令封王继忠为大同军的节度使者,并以王继忠的四个儿子为官。
[img]587264[/img]
第二年,辽圣宗大举兴兵南侵,
宋真宗决定亲征。这时,真宗收到了一封来自辽营的密信,写信人是王继忠。宋真宗才知道真相:王继忠被俘后,萧太后得知自己是宋真宗藩邸的老人,便招为己用,授予官方部长,并将契丹贵族女子许配给他。王继忠说,他将全心全意为辽国服务。
[img]587265[/img]
与宋真宗通密信议和
为了说服真宗与辽国和谈,王继忠这次给宋真宗写了一封信。宋辽战争日久,谁也得不到好处,反而承受着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宋真宗、辽圣宗一代,双方都有厌战之心。因此,尽管辽圣宗这次大举兴兵南下,但同时接受了王继忠的提议,通过私人渠道向宋朝表达和谈之意。虽然宋真宗皇帝在寇准宰相的坚持下决定亲征,但他内心深处渴望和平。
然而,双方既没有建立正式的沟通机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谈判无法开始。此时,特殊身份的王继忠已成为宋辽最合适的高级通信中介机构。
[img]587266[/img]
宋真宗接到王继忠的密信后,没有立即派使者讨论和平,但很快回复并解释王继忠:宋朝也有停战的意图,如果辽有诚意,可以通过“边臣”。“边臣”是指与王继忠有良好私人关系的莫州将军石普。
因此,两国通过王继忠、石普等私人渠道,一边在前线战斗,一边保持最高层次的间接秘密通信,许多前线将领都不知道。
“天波府”是怎么来的?
在宋朝正式派遣使者到达辽营谈判之前,双方停止战争和解的愿望以及如何通过王继忠和石普的私人渠道进行沟通。没有王继忠的建议和指导,很难有后来的“禅源联盟”。
[img]587267[/img]
王继忠也因促进“渊之盟”的成功而受到宋辽双方的一致好评。辽国方面,辽主“继忠家无奴隶,给宫户三十”,王继忠封官晋爵,先后封他为琅邪郡王、楚王、南院枢密使(南院大王手下,萧峰在《天龙八部》中曾任南院大王)等。,并“给予国家姓氏”,因此王继忠也被称为“耶律宗信”。
在宋朝,每次宋真宗派使辽国,他都不会忘记给王继忠带一份厚礼。每次继忠收到真宗的礼物,他都会“为使者哭泣”,并要求使者把礼物带回宋真宗。
[img]587268[/img]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宋真宗“给王继忠诸子天波门外官第一区”。有趣的是,在小说《杨家将》的故事中,杨家的大厦被称为“天波大厦”。
据宋代史料记载,王继忠实际上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曾委托宋朝使臣“请求” (宋真宗)
致书国主,召己归”,但真宗犹豫了一遍又一遍,没有答应他。根据《渊源联盟》的约定,宋朝不能要求辽国遣还将军。宋真宗只能告诉王继忠,“如果国主从许卿回来,他会感谢重币”。然而,辽主并没有批准王继忠的邀请。
杨四郎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谁是杨四郎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