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夺门之变。
明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有些人说是土木堡的变化,有些人说是夺门的变化,有些人说是万历三大征。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明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是夺门的变化
先说说土木堡的变化。
土木堡的变化:明英宗皇帝和朱祁镇都被俘虏了,被称为50万的大明精锐全军覆没。被瓦拉大军打到了门口。如果不是于谦坚决抵制自己的生活,大明就会死。从这个角度来看,土木堡似乎确实是明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
但实际情况是,当时被称为50万大明军的实际数量只有20多万。他们都是北京附近的士兵。并不是所有真正的边境精英都参与了这场战斗。京都的指挥机构和官僚机构都是完整的。虽然明朝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它并没有伤害到肌肉和骨骼。
[img]581898[/img]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那就有点片面了。
再来说说夺门的变化。
用一句话来概括:夺门之变的本质是明英宗的复辟。皇帝的腹壁会导致一个王朝从繁荣到衰落吗?
那我们就详细说说夺门之变的前因后果吧:
夺门变化的背景:
土木堡变更后,明英宗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留在北京的权力机构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让明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当皇帝。
一是让朱见深当王子,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当摄政王
经过各种权衡,在于谦的倡议下,在孙太后的同意下,明朝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成为摄政王。让见深当王子。
[img]581899[/img]
但出乎意料的是,该计划发布20天后,朱祁钰宣布自己是皇帝,但王子仍然是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被俘的明英宗被尊为太上皇帝。
一年后,明英宗被瓦拉军释放,明朝政府现在很尴尬:一个太上帝,一个皇帝怎么办?
明代宗朱祁钰当时将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软禁在南宫,这是七年的软禁。
发生夺门变化的过程:
景泰八年后,明朝宗朱祁钰病重,明英宗趁机复辟。历史上被称为夺门之变。复辟后,民英宗朱祁镇废除了弟弟朱祁钰的皇位,三个月后朱祁钰死亡。
假如我们单纯从这些事情来看,似乎土木堡的变化也不能构成明朝从盛到衰。
但是有一个细节我们需要提到:景泰三年,明朝宗朱祁钰废除了朱见深的王位,换上了儿子朱见济。在这次事件中,作为擎天保驾之臣的民族英雄于谦一直保持沉默。
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于谦。于谦的死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个人是明朝的精神。在他的坚持下,明朝没有迁都,坚持抵抗瓦拉军的侵略。
于谦在明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他不在朱见深王位被废除的事情上保持沉默和模棱两可,他就不会死。如果他不死,明英宗就不会清理原来的景泰老臣。更不用说寒冷了全世界臣民的心了.
[img]581900[/img]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精神。商鞅变法前,战国时期的秦国很穷。然而,在纠正老秦共赴国难的精神支撑下,秦国抵抗了六国,最终统治了世界。除了物质基础,军民精神是否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主要标志
明朝的精神从于谦之死开始消失。夺门之变是明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
大明从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不是土木堡的变化,而是夺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