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东汉末年,王朝已经摇摇欲坠 东汉是如何扑灭黄巾起义大火的?

不知道:东汉和黄巾起义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犯我中华的人,虽远必杀”!我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句话,很多人都把它和强大的汉武帝联系在一起。难怪汉武帝毕竟是抵制外敌最强的皇帝,当时的外敌真的被汉武帝打得没脾气。事实上,这句话出自汉元帝时期著名将领陈汤之口,原话是:明犯强汉,虽远必杀。就这样,汉朝成了所有汉人心中的骄傲,汉朝也被后人誉为“强汉”

[img]581321[/img]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来到东汉时,这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从汉和帝开始,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就成了宦官和外戚。双方你来我去轮番登场,让东汉烟雾缭绕,人不聊生。到了汉灵帝刘红的时候,这位幸运的皇帝并没有珍惜这个“雷劈”的机会,而是过去的贫穷加剧了对财富的新冲击。当然,他所谓的“冲击”是指收钱

[img]581322[/img]

起初,刘红只是皇室分支机构的一员,也是N代皇室的一员。虽然他有头衔,但历史上记载他的食城不到100户,充其量就是小地主的规模。史料中还记载着他“衣着朴便”,从他成为皇帝后的行为来看,我相信他绝对不是故意“简单”的。只有一种可能——他不富裕,甚至可以说他很穷。这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在成为皇帝后拼命赚钱。

刘宏有多贪婪?各地的贡品在入库前都要经过他的目光,雁过拔毛,从不放过那些珍宝。这还不算,他还经常巧立名字大肆向民间征税,直到@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卖官。封建社会历代都存在这种现象,即使后满清时期如此缺钱,卖官也是遮掩掩的。但是汉灵帝就不一样了,明码标价,公开竞标。县级400万,州级1000万,省级2000万,要想排在三公之位,必须再加1000万。清官崔烈不就是为了光宗耀祖才花钱从“九卿”变成“司徒”吗?

[img]581323[/img]

很多人应该问:这样一个人是如何成为皇帝的?没有办法。生活太好了。汉桓帝去世时,没有孩子。为了继续独占权力,窦太后将汉桓帝的远房侄子刘红提拔为皇帝。刘红登基第二年,在中常侍曹节等宦官的帮助下,他从窦太后手中夺回了权力,回到了外戚宦官的死循环。

因为刘红贪得无厌,他的手下也纷纷效仿,人民的税一加再加,苦不堪言。此外,随着土地合并日益严重,瘟疫和灾害层出不穷,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尸体遍野,死者相枕”的悲惨景象。绝望之余,绝望的人们开始用武力对抗朝廷。其中最著名的是张角率领的农民起义

[img]581324[/img]

张角是河北巨鹿人,在传道治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很高的知名度。后来,他通过迷信的口号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天已死,黄天当立,年在甲子,天下大吉”。来自世界各地的起义者纷纷前来投靠,张角的队伍很快就达到了十几万人。张角整理了他们,确定了发动全国起义的时间。不幸的是,由于叛徒的出卖,洛阳数千起义军被朝廷屠杀,张角不得不提前起事。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起义时,起义军的头上都裹着黄色的头巾,所以也被称为“黄巾军”。起义开始后,“黄巾军”不可战胜,占领了州县、烧县政府、抢劫地主、抢劫绅士,并将抢劫的食物分配给了人民。越来越多的人在奔跑,势头也越来越强大。

除了河北张角的黄巾军,南阳黄巾军、汝南黄巾军、广阳黄巾军也非常壮大。后来,河北张角、南阳张曼城、英川波逐渐形成了三支强大的黄巾军,并开始向洛阳开拔。

[img]581325[/img]

刘红惊慌失措,迅速派遣卢植、皇浦嵩、朱懿等人领兵镇压。

黄埔松率领的军队与波才的黄巾军相遇。黄埔松被打败,不得不退役长社。黄巾军紧追不舍,包围了长社。然而,黄巾军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在植被深处扎营。黄埔松利用这一趋势采取了火力攻击,使黄巾军措手不及,阵势混乱。随后,黄埔松与前来增援的军队一起击败了波才黄巾军;

颍川义军平息后,朱毅开始带领军队进入南阳。此时,南阳黄巾军已发展到10多万人,刚刚占领万城,士气高涨。因此,朱毅的军队一直在失败。这时又有传言说朱某将被撤换,朱某军队的军心更加混乱。城里的黄巾军想一举歼灭朱军,却被朱设伏,杀害了近2万名黄巾军。随后,随着朝廷增援军的不断到来,双方的势力发生了变化。黄巾军死守宛城,最终被朱大军攻破。南阳黄巾军也平息;

[img]581326[/img]

卢植大军与张角在河北展开较量,卢植从未占便宜。朝廷怒不可遏,用董卓代替了卢植,但董卓更是不堪一击,于是朝廷迅速将皇埔嵩调到河北平乱。此时,其他地区的黄巾军已不再害怕,越来越多的军队属于皇浦松,张角的黄巾军也陷入了被动。偏偏此时,张角病逝,失去精神领袖的黄巾军锐气大降。在与皇浦嵩的正面较量中,张梁和3万多人战死战场,近4万黄巾军宁死不屈,投河自杀。

[img]581327[/img]

历史上有许多农民起义,但张角的黄巾起义是最令人遗憾的。他们在与正规军作战时并非没有优势和机会,而是因为许多原因:

就像颍川黄巾军一样,连安营扎寨的基本常识都没有,被皇浦嵩大火烧得溃不成军;

另一个例子是南阳黄巾军,必须坚守宛城与朱琏大军较量;

包括最后一个张角在内,它们都反映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缺乏战略眼光。他们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这简直就是莽夫式的打架。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战斗,如何撤退,如何补给粮草;另一个缺点是,即使条件允许,三支黄巾军也从未合成。他们各自为战,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更强大的整体,三支志愿者也从来没有想过在战斗过程中互相反应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之初的所有优势都消失了。最后,即使是即将灭亡的东汉军队也无法抵抗,这绝对令人遗憾

[img]581328[/img]

历史上起义军失败的大部分原因是起义军领导人缺乏长远的愿景,未能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起义军的未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最终被镇压!也许,这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一个“常见问题”,他们缺乏朱元璋的远见和洪秀全的阴谋;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成功;也许,这是农民起义最宝贵的东西——纯粹的反压迫!


东汉末年,王朝已经摇摇欲坠 东汉是如何扑灭黄巾起义大火的?东汉末年,王朝已经摇摇欲坠 东汉是如何扑灭黄巾起义大火的?

,,,,,,,

  • 关兴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次关生
  • 关兴,字安国,蜀龙翔将军。关羽的第二个儿子。荆州失陷后,羽毛被杀。兴和张飞子宝拜为兄弟,先主伐吴,担任蜀汉侍中监军,...

  • 邓绥是个怎样的人 邓绥掌权后为东汉做了哪些事
  • 邓绥是东汉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后之一,她为人善良、朴素而且不和人争,深受和帝宠爱,也受到了当时的人民的敬重。邓绥掌权之后...

  • 东汉开国功臣贾复:勇敢战斗 刘秀一直受到礼遇
  • 南阳人贾复年轻时学习很好,特别擅长《尚书》。他的观点很独特,所以他的老师经常惊叹于他的能力。他私下对其他学生说:“贾复...

  • 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几世孙?他为何能够复国成功
  • 刘秀汉世祖,为东汉立国皇帝,是汉族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军事专家。那么同为刘姓的刘秀与刘邦有什么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刘秀...

  • 何皇后:从屠夫的女儿到皇后:从屠夫的女儿 最后,他死在董卓手里
  • 何皇后,将军何金和骑马将军何苗的妹妹,是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刘红的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 何氏身高七尺一,家...

  • 耿弇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耿弇生平
  • 耿弇(3—58),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四。他勇猛善战,用兵灵活,指挥果断,富于创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