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无疑是悲剧和幸运的。历史上,刘协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东汉的亡国之君。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亡国之君相比,刘协的结局要好得多。虽然刘协是亡国之君,但刘协也恢复了东汉。
当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时,刘协发动了一起衣带圣旨事件,这使曹操几乎死在刘协手中。然而,曹操称魏王时,并没有篡夺王位。直到曹操去世,曹操仍然是汉朝的大臣。但曹丕登基后,曹丕迫不及待地想成为王位。
公元220年3月,曹操去世后,曹丕成为魏王。此时,曹丕向汉献帝刘协发出最后通牒。曹丕不像曹操那样担心得失。更重要的是,曹丕不是曹操的性格。曹丕脾气暴躁。与此同时,曹丕认为篡位的时机已经到来,没有必要继续隐瞒。
曹丕即位后,他强迫汉献帝刘协冥想。在曹丕的指导下,汉献帝三次冥想,然后曹丕三次逃避。最后,曹丕接受了冥想。退位后,汉献帝刘协的结局非常好。与其他亡国君相比,汉献帝的结局可以说是完美的。
[img]580563[/img]
史书记载:“黄初元年十一月,以河内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也就是说,汉献帝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公。所以蜀汉灭亡的时候,司马昭对刘禅也很好。史书记载:“只有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命令刘禅为安乐县公。”
换句话说,刘禅被命名为安乐公。那么刘禅和刘协的头衔有多大的区别呢?在古代,尊重和卑微的概念非常受到重视。王、公、侯、伯、子、男六个头衔非常严格。头衔的水平代表了皇室对英雄功绩的奖励,以及奖惩的严格和公平。
[img]580564[/img]
早在西周,分封公爵的制度就出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在这个“二十级军功爵”制度中,最高级别是王爵。此外,还有第二十级彻侯(列侯),没有公爵。
汉朝建立后,遵循“二十级军事爵”制度,汉朝没有公爵,到王莽掌权时期,王莽对爵位有很大的不满,所以王莽被称为安汉公爵,这是第一个公爵,到东汉,公爵成为禁忌,直到曹操称魏王,公爵继续出现在汉朝。
汉代只有两种人能被封为公爵,一种是权臣,比如曹操、王莽,一种是亡国之君,比如汉献帝刘协。刘协的山阳公是郡公,刘禅的安乐公说得很清楚是“安乐县公”,安乐是幽州玉阳县治下的一个县。从水平上看,刘协的地位明显很高。
就食邑而言,两个头衔都是“食邑万户”。所以在实际待遇方面,山阳公和安乐公也有很大的不同。史书明确记载了汉献帝退位后的待遇。“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太庙的问题,这样的记录很清楚。
在自己的封地里,汉献帝仍然可以尊重汉朝正朔的和服色彩,或者建立汉朝寺庙供奉汉朝祭祀。也就是说,汉献帝在自己的封地里相当于一个诸侯国。不仅如此,汉献帝刘协去世后,曹丕亲自前往悼念,并“以汉天子的礼仪埋葬在禅陵”。
相比之下,刘禅的待遇要差得多。除了“食城万户”,刘禅只有“送丝万匹,奴隶百人”。刘禅去世后,他只被封为“思公”,远不及刘协。刘协去世后,他被封为孝敬皇帝。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氏对汉献皇真的很好。请选择您想要保存的内容并粘贴到此文本框中
刘协山阳公和刘禅安乐公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