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太宗皇帝的事,
庙号有“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一般来说,开国皇帝,庙号是什么祖先,接下来是什么祖先。其中,庙号“太宗”很常见,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历史上大多数“太宗”皇帝的地位都不是很积极。
什么是正确的位置?事实上,这是合法的,根据宗法制度,实现君主权的顺利交接。例如,长子继承制度,或宗法上的有序,以及兄弟和兄弟。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继承君主是否能得到上一位皇帝的认可。
只要符合上述原则,就意味着王位是合法的。然而,历史上大多数“太宗”皇帝都是通过政变获得的。虽然他们也是王子或皇室,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合法”。
们就来说说,这四个人都不是储君候选人,而是通过政变成为历代“太宗”皇帝的人。
[img]579002[/img]
一、汉太宗
对于汉朝皇帝,我们经常称之为死后的头衔,如汉惠帝、汉文帝、汉武帝等。所以当谈到汉太宗时,也许很多人会想,谁是汉太宗?但只要谈到他的名字,每个人都会突然意识到他是汉朝皇帝,刘恒。
虽然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亲生儿子,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儿子,他的母亲薄姬也不受宠爱。不仅前面有他的第一个儿子刘英,还有刘邦最喜欢的齐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不管怎样,刘恒都不能坐在王位上。
[img]579003[/img]
刘英作为刘邦和吕后唯一的儿子,自然被任命为皇太子,后来继承了王位。刘恒继续成为他的国王,封地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刘英在位七年后去世,然后吕后掌权,先后成为傀儡。吕后声称这两位皇帝都是刘英的儿子,所以从继承法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合法”。
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联合起来杀诸吕,迎立刘恒为帝。也就是说,没有周勃、陈平等人,刘恒就不能当皇帝,也不能当“汉太宗”。
[img]579004[/img]
二、唐太宗
虽然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一个儿子,但他只是第二个孩子。王子的位置早已被大哥李建成占据。李建成没有早逝或被废除。李世民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不仅如此,他和他的大哥也不和谐。如果李建成继承王位,也许李世民的生命得不到保障,这导致李世民先开始。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射杀王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放弃权力,将他改为王子。历史上被称为“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后者即位后,他创立了“贞观之治”,成为“唐太宗”。
[img]579005[/img]
三、宋太宗
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如果他的兄弟和他在一起,赵光义的王位自然是合法的,但关于他是否是赵匡胤默认的继承人仍存在争议。更不用说广为流传的“蜡烛斧”和“金匮联盟”了,让我们来看看赵匡胤的儿子和另一个弟弟赵延美是如何死去的。
在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中,只有第二个儿子赵德昭和第四个儿子赵德芳活到成年。此外,赵德芳在22岁时去世。让我们谈谈第二个儿子赵德昭是怎么死的。赵光义到位后,赵德昭跟着叔叔去幽州,战争不利。
于是赵德昭劝叔叔,给士兵一些奖励,也许可以提高士气。没想到赵光义却对侄子说:
“待汝自为之,赏未晚!”
也就是说,当你成为皇帝的时候,奖励他们还不算晚。赵德昭吓得回去自杀了。
[img]579006[/img]
至于赵匡胤的另一个兄弟赵延美,在赵光义即位后不久,他就被诽谤,故意夺权,并被分配到洛阳。后来,赵光义仍然感到不安,说赵延美反叛了,应该被杀。最后,赵延美死于恐惧。
赵光义不仅对他的兄弟侄子如此,而且对他的儿子也非常残忍。他的长子赵元佐是一个善良的人,以前经常为赵延美求情。赵光义不仅听不进去,而且对儿子的行为非常生气。赵延美死后,赵元佐因刺激性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烧毁了自己的宫殿。赵光义愤怒地放弃了他的王子。
赵光义对亲人如此残忍,可见他篡位并非空穴来风。难怪以后会有“烛影斧”之说。
[img]579007[/img]
四、明太宗
说到明太宗,人们可能会认为明朝有太宗,就像听到“汉太宗”一样?在汉代,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寺庙的名字,但都有汉太宗的存在,所以在明朝,每个皇帝都有寺庙的名字,自然也有太宗的皇帝。
每个人都不熟悉“明太宗”。现在我们很少这样称呼皇帝,而是称他为“明成祖”。是的,明朝的太宗皇帝是著名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关于他是否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仍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在明朝这样一个追求“长子继承制”的王朝,朱棣很难成为储君。
[img]579008[/img]
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是长子朱彪。当他登基时,他立即将朱彪封为皇太子,并确立了他的继承人地位。不幸的是,朱彪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为了确保皇位传给朱彪,朱元璋决定“放弃”所有的儿子,并直接将朱彪的儿子朱云文列为皇太孙,即后来的建文皇帝。
建文第一年,朱迪发动了“靖难之战”,最终夺走了侄子的王位。他的王位显然是错误的。永乐二十二年,朱迪去世,庙名“太宗”,后名“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直到明世宗朱厚夫(嘉靖皇帝)即位,太宗才被改为“成祖”。因此,后人更习惯称朱迪为明朝成祖,而不是明朝成祖。
[img]579009[/img]
虽然这些太宗皇帝一开始并不是储君的第一候选人,他们的继位也不是真正的“合法”,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本朝有所作为的皇帝。
就像汉太宗刘恒创造了“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贞观之治”;宋太宗赵光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国策;明太宗朱迪也创造了“永乐盛世”。
因此,皇位是否“合法”与皇帝自身的成就关系不大。虽然有些皇帝继位是正确的,但他们可能不会有所作为,这也很有趣。
(参考文献《史记》《新旧唐书》《宋史》《明史》
盘点历史上的 太宗皇帝 不是储君候选人,而是通过政变成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