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除战国七雄外,战国时期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还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战国时期的并购战争,无论是战国七雄等大国,还是郑国等小国,基本上都无法避免被淘汰的结局。
例如,魏国、韩国、赵国、齐国、楚国和燕国在秦朝六国之战中消失了。当然,对于一些诸侯国来说,他们仍然相对顽强,也就是说,在被消灭一次后,他们也可以成功地恢复中国。其中,本文中提到的三个大国属于这个大国。换句话说,对于这三个大国来说,在战国时期被消灭两次后,他们终于告别了战国历史的大舞台。
@ 就中山国而言,战国时期先被魏国摧毁,再成功复国,再被赵国摧毁,从而彻底消失。其中,就魏灭中山而言,发生在战国初期(前408年至前406年)。魏攻灭中山国的战争是周威烈王18-20年(公元前408-前406年)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战争。经过三年的苦战,魏国大军消灭了中山国的主力军。公元前408年,魏军终于征服了顾城,占领了中山国的全境。魏文侯立即命太子镇守中山,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
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第一次被消灭。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王子为魏武侯继任魏国君。此后,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战车9000辆。复国后,中山国将赵国的领土分为南北两部分。因此,中山国成了赵国的一大难题。
对此,赵武灵王在位时,向中山国发动了战争。赵灭中山之战是战国时期中期的战争。从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国的房子到公元前296年吞并中山国的结束,共计12年,赵国不仅消除了心腹之病,还将南北结合起来,扩大了领土,增强了国力。公元前296年后,中山国彻底告别了战国历史的大舞台。
[img]579226[/img]
燕国
和中山国一样,燕国在战国时期也被消灭了两次。其中,秦灭燕之战自然是第二次被消灭。公元前226年(燕王喜二十九年),荆轲刺秦后,秦国大将王坚率军攻破燕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人逃往辽国。公元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县、右北平县、辽西县、辽东县等。
[img]579227[/img]
在秦国消灭燕国之前,燕国被齐国消灭,成功复国。燕国内乱发生在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在此背景下,齐国名将匡章利用燕国人心离散的机会,北上攻打燕国,50天内摧毁燕国(战国策记载30天)。在这场战役中,匡章率领的齐军几乎占领了燕国的所有领土,这可以称为摧毁燕国。当然,燕国的上下抵抗,再加上赵国、秦国等大国的压力,齐国最终从燕国撤军,促使燕国成功复国。复国后的燕国,自然将齐国视为敌人,这为五国伐齐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和燕国一样,齐国在战国时期也被消灭了两次。其中,第一次是大家熟悉的乐毅伐齐,或者五国伐齐。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乐毅伐齐。28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与秦、韩、赵、魏联合伐齐。五国联军和齐国大军在济西激战,齐军被击败。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接进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殿宗室,掠夺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到目前为止,燕国已达到鼎盛时期。虽然当时齐国还有两座城市,即莒和即墨,但齐国君主齐闵王被杀,其都城被燕军占领。至于齐国的大部分领土,也落入燕国等诸侯国之手。@ 这显然可以称为齐国被燕国消灭。
然而,此后,燕惠王撤出乐毅,骑劫掌军攻城。结果,田单成功恢复了齐国,即恢复了齐国的失地。当然,五国伐齐后,齐国虽然成功复国,却难以恢复巅峰状态。战国后期,齐国几乎失去了存在感。君主齐王建在位时,袖手旁观其他五国,不加强战备,即坐视秦国消灭其他诸侯国。五国灭亡后,齐王建才顿感受到秦国的威胁,迅速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抗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21年,秦王灭亡韩、赵、魏、楚、燕五国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问齐为由,命名王健之子王本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令齐军主力40万人迅速聚集在西部。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的主力,从原来的燕国南下直奔齐都临淄。在此背景下,齐军突然从北面攻击秦军,措手不及,瞬间崩溃。面对强大的秦军,齐王建城投降,齐国灭亡,促使齐国告别战国历史的大舞台。秦国统一世界,在原齐国疆域设立齐郡和琅邪郡。
哪些国家在战国时期生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