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杰出的一代。李世民文才武略冠绝一代,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几乎无与伦比。这个优点是善于识人用人。可以说,大唐江山的开创和“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形成,都离不开他的长处。李世民在位23年,朝廷无论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能忠于职守,忠于国家,众正盈朝,朝廷风气清明。
[img]578570[/img]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许敬宗,可以说唐太宗在位23年,许敬宗伪装了23年,也正是这样的伪装让他活出了机会。朝廷官员分为世家权贵和后起之秀,许敬宗恰好属于后者,因此被那些世家权贵所鄙视。唐高宗李治期间,许敬宗抓住了一个机会。当时,武则天是皇后。忠臣们几乎反对,但许敬宗善于附和,深受李治和武则天的喜爱。后来,与武则天联手排斥朝廷的世家贵族,甚至通过异常手段伤害他们,最终武则天成功登基称帝。
唐初,李世民欣赏许敬宗的才华,把他调到身边,担任秘书。许敬宗很会猜测老板的想法,见风使舵,巧言善辩,很快就赢得了李世民的信任。出征高句丽时,他陪伴着李世民;军马匆忙的时候,他一边听李世民的口述,一边走龙蛇,一边挥笔墨,文采惊艳。对于这样一个聪明的鬼魂,李世民非常高兴,并不断提升他。从那以后,他的仕途一帆风顺。
当许敬宗拥有巨大的权力时,他开始无所畏惧地赚钱。在他的管理期间,他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篡改事实。这还不足以解释他的不良行为。关键是在武则天阴谋篡夺皇权的关键时刻。作为李世民信任的老兵,他不敢上前阻止,而是阻止其他士兵维护李世民。我愿意成为武则天的走狗,为武则天不遗余力。
当时,孙无忌、楚遂良等人,已经看到了武则天的险恶意图,他们纷纷站出来,坚决反对武则天称帝。然而,许敬宗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对唐高宗说:“老农多收了十几桶小麦,都想换老婆,更别说当皇帝了,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武则天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当皇帝。"这句话为唐高宗找到了"理论基础",唐高宗对他非常满意。
[img]578571[/img]
历史对徐敬宗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墙草”。然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徐敬宗只是看到了世界的总体趋势。世家贵族将衰落,贫困家庭的孩子将崛起。正是他帮助武则天篡夺了李唐的江山,才被史书写成“乱臣贼子”,亲手埋葬了整个大唐的江山。李世民执政23年,只放过一个奸臣,但正是这个人埋葬了李唐天下,你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
许敬宗对李世民唯一放过的奸臣的历史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