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被皇帝表彰的廉洁将领公孙轨是怎样的?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向前奔流,无穷无尽。今天给大家讲讲公孙轨的故事。

公孙轨,字元庆,祖籍燕县广阳(今属北京房山区),北魏广州刺史公孙表弟,少年时以“文学”闻名。他第一次是中书侍郎,后来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百战,晋升为司马。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在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去世,拓跋韬继位为太武帝。

[img]573282[/img]

太武帝即位后不久,开始大举征伐十六国残余势力。

三年来,魏军征服了胡夏部落,占领了长安。

始光四年(公元427年)夏,魏军占领夏都统万城(陕西横山西北),胡夏昌泰王赫连昌逃往上营(甘肃天水)。魏军追求胜利,俘虏赫连昌,击败夏军。

魏军缴获战马30多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府库珍宝车旗器物无敌”。

太武帝亲自主持了为士兵们赏赐的仪式,诏令:“以昌宫人及生口、金银、珍玩、布丝班,士兵们各有不同。”

并带领诸将帅进入胡夏府库“任意取金玉”。

这个机会很难得,诸将毫不客气,“取之盈怀”,小物件就放进怀里,大物件就抱着。

每个人都在争夺宝物,只有公孙轨原地不动“独自探把”,袖手旁观。

太武帝拓跋涛亲自找到了几件金银器物,奖励了公孙轨道,并在将军面前大声说:爱清看到钱不动,不贪婪,我想给你一些奖励,表扬你独特的诚实!

太武帝对公孙轨的清廉秀非常感动,不仅公开宣布他是廉洁的楷模,还大加奖赏提拔。

公孙轨给皇帝留下了清廉的好印象。此外,他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太武帝任命他为大红路负责外交事务。

公孙轨上任后不久,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在节日期间出使了彝族部落,说服了傲慢的彝族首领杨玄。彝族部落宣布隶属于北魏,并接受了太武帝封存的南秦王。

[img]573283[/img]

公孙轨也朝复命,太武帝大喜,再次提拔公孙轨为尚书,封燕郡公爵位。

神麚[jiā] 二年(429年),南朝宋军攻打冶坂,公孙轨奉命镇守壶关,期间平息了上党郡丁零人的叛乱,晋升为平南将军。

然而,公孙轨是一个表里不同的两面派,在皇帝面前炫耀清廉的形象,却偷偷地大肆剥削百姓。

北伐期间,太武帝征调雍州人民用驴运军粮,命公孙轨负责接收。

公孙轨下令:每头驴加一条丝,才愿意接受,否则即使再强壮的驴也不会被征用。

人们苦不堪言,私下议论:“驴无强弱,辅脊自壮!”

驴子没有强壮的区别,背上一条丝自然强壮!

公孙轨在上党郡任职时,为了获得财物,竟纵容贼寇。

公孙轨阳奉阴违,引起太武帝愤怒,诏令其返京接受处罚。

太平真君二年(441),公孙轨返京不久病逝,时年五十一岁。

公孙轨死后,太武帝和三朝元老崔浩谈起公孙轨,依然气愤不已:我路过上党郡的时候,父老都说:“为了获得财宝,公孙轨公开纵容贼寇。到目前为止,贼寇的残余势力还没有消除,留下了隐患。这些都是公孙轨的错。

公孙轨到任时,是一匹马一鞭子,离任时,有上百辆车“载物而南”。

丁零渠帅乘山痛骂公孙轨,其母亲被公孙轨“以矛刺其阴而杀”。

公孙轨还说:“为什么要生这个逆子!”

然后从脚到手指被切断致死,四肢被切断挂在山上的树上。

他伤害了一个无辜的母亲,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人愤怒。他残忍地做这种下作是可以忍受的。谁不能忍受?

太武帝说得越多,就越激动。最后,他咬牙切齿地说:幸运的是,公孙轨死得很早。如果他还活着,我会杀了他,杀了他的家人!”

与其说太武帝讨厌公孙欺上瞒下,耍两面派,不如说他悔过自责,用人不当,导致上党郡“余奸不除”,失去了上党的民心。


历史上被皇帝表彰的廉洁将领公孙轨是怎样的?历史上被皇帝表彰的廉洁将领公孙轨是怎样的?

,,,,,,,

  • 柔然二王子多伦简介《花木兰传奇》多伦王子是谁?
  • 莫将/多伦:敌国柔软的王子,一开始化名为莫将,来到花木兰的故乡,原本是为了破坏织女的编制和亲图,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木兰...

  • 诸葛亮在北魏名士眼中:在军事战略上经常采取下一个策略
  • 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经学家、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崔浩。他出生在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先为官,父亲崔...

  • 历史上真正的花木兰:女奴出身 被皇帝占领
  • 《花木兰传奇》最近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花英雄的忠孝节义足以借鉴今天。至于这部剧20多集的想象力,不能算错,说明年轻人热爱...

  • 北魏献文帝死亡之谜:与一个最好的女人脱不掉关系
  •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女性之一,她们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她开阔的胸...

  •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妻子气死?孝文帝之死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中国是世界上皇帝最丰富的国家。皇帝与普通人不同。有些人饿死了,有些人吃错了药,有些人被妻...

  • 高欢简介 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高兴生活
  •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侃(今河北省景县南部)。北朝东魏权臣。因祖违法,移居怀朔镇(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