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北宋花钱买平安,
公元1040年至1042年,西夏对宋朝发动了三场大规模战役。一向疲软的宋朝三次战争都失败了。当然,西夏并不容易。地小人穷。虽然他们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中国的民生已经衰落。此外,宋朝关闭了边境城市,因此西夏缺乏收入来源,不得不主动提出协商。
[img]572070[/img]
既然是西夏主动求和,理论上宋朝应该雄起一把,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然而,被后人吹破天空的明君宋仁宗赵真却名义上接受了西夏的称臣,但代价是,除了每年向西夏输送大量固定的白银、丝绸、茶叶外,他还必须在遇到各种节日时给红包,这真是最可悲的胜利。
[img]572071[/img]
所以问题是,如果宋朝很强硬,不接受西夏的讨论和要求,对方能坚持多久?可以说,凭借北宋强大的家庭背景,陕西最多有点穷。其他地方仍在歌舞,西夏将不可避免地被消耗殆尽。此外,北方的辽国对西夏并不满意。
起初,辽国对西夏相当好,其目的自然是利用西夏来制衡北宋。只有宋朝不断有麻烦,我们才不会腾出手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只要西夏愿意与北宋作斗争,辽国就会给予一定的援助。
[img]572072[/img]
当然,这种援助仅限于材料。辽国不可能出兵。一方面,檀香联盟的存在,另一方面,辽国不认为它能赢得宋朝。。。与直接硬度相比,辽国更喜欢坐在山上观看虎斗。在西夏和北宋之间的战斗中,只要辽国对北宋施加一点压力,辽国就必须低头。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宋朝增加了每年给辽国的年币。
[img]572073[/img]
辽国得到了好处,但西夏与宋朝的战争陷入了危机。此时,西夏国主李元浩也犯了致命的错误,跑到辽国打秋风,这激怒了辽国,并计划派兵摧毁西夏。西夏与北宋的战争是如此艰难,以至于强大的辽国无法激怒它。同样,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们也向北宋求和。
[img]572074[/img]
北宋自然同意这一点,不仅是为了国内的和平,也是为了西夏被辽国摧毁。可以想象,一旦辽国占领西夏,北宋将陷入辽国更大的包围圈。只要辽国想从西北、北部甚至辽东任何方向攻击北宋,北宋的生存环境就会岌岌可危。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当西夏与辽国结合时,两者都是敌人;但当西夏与辽国分手时,西夏可以成为北宋的朋友。只要西夏愿意成为宋朝的大臣,那些年的礼物就不仅仅是花钱买和平,更像是一种伪装的援助。只有西夏吃饱了,他才有余力对抗辽国。那就是庆历议与后北宋、辽、西夏的三国关系,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西夏已主动提出议和 为什么北宋要花钱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