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军事工程,也是中原与草原的分界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说到长城,我们大多数人肯定会想到秦始皇,他花了人民和金钱,动员了近100万劳动力建造长城。即使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会简单地认为长城是由秦始皇建造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长城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周朝建造了连续的城堡“列城”作为防御。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在乱世中争霸,割据政权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边境修建了长城。最早的建筑是“楚方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随后齐、韩等国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
[img]571988[/img]
26年,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完成了世界的统一。为了维护和巩固秦统一帝国的安全,秦始皇开始采取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准备战略,其中建设长城是其国防建设之一!
然而,我们也知道,修建长城的目的是抵抗北方以匈奴为主的少数民族。然而,秦国很强大,并多次击败匈奴。例如,以秦始皇32年为例。秦国将军蒙田率领30万军队北伐匈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个时候应该乘胜追击,直到匈奴的有生力量被消灭,他们再也无法与中原帝国抗争。
但秦始皇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转攻为守,修建长城!这到底是为什么?
[img]571989[/img]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从战争的成本和收入来看,秦始皇停止北征匈奴,修建长城,其实是最经济的选择。
首先,从作战成本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远程作战和后勤保障非常重要。然而,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至少要消耗几十块石头才能把一石粮运到前线。为什么?
运送的人也应该吃东西,牲畜也应该吃东西,回来吃东西,真正运送到前线的食物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这表明它的战斗成本很高!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战斗的好处!凭借秦国的实力,赢得匈奴并不难,但即使赢了,我们能做什么呢?中原和草原最初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无论是生活、文化还是政治,都不是一种逻辑。秦国的农民不会放牧。这片大草原有什么用?
[img]571990[/img]
但是如果长城建成了,一切都不一样了。有了长城,流动的战场变成了固定的战场。这时,战争的成本和收入都变了!
众所周知,匈奴大多是骑兵部队。秦国要想攻打匈奴,就必须训练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是现在有了长城,秦国就不用训练骑兵部队了,省了不少军费。
当时士兵不打仗的时候,就是农民。没有战争的时候,他们种地,后勤负担小很多。
然而,对匈奴来说,尽管他们的骑兵部队非常强大,但他们不擅长阵地作战,更不用说攻城拔寨了,也没有后勤保障,所以战争成本太高了。
[img]571991[/img]
你看,虽然秦始皇修建长城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已经成为秦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但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是最经济的选择。虽然秦朝在二世后灭亡,但长城在后续的中原王朝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发现,自西周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在修建长城,但程度不同!但不难看出,修建长城对帝国的稳定非常重要!因此,许多学者评论秦始皇说:“它值得成为永恒的皇帝!”
秦始皇可以打败匈奴人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