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胜:努力学习却被诬陷造反,一生气揭竿而起,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向前奔流,无休止。今天给大家讲讲赵胜的故事。

赵生应该以古代那些努力学习的学者为例,通过忘记吃饭和睡觉来改变他的生活命运。石油寺的和尚看到赵生有一颗追求进步的心,不可避免地有些感动,到处都方便他。虽然石油寺已经破败,但偶尔会有施主,灯油,蜡烛更多,所以赵生晚上读不错的油。

当然,赵生没有办法撤退。他已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他会回去种地吗?种地不可能工作,这辈子也不可能种地。如果你不能做生意,你只能通过阅读来保持体面。进入寺庙感觉像回家。在寺庙里读书比在家里感觉好多了

然而,赵胜万万没想到,读书还没来得及改变命运,就被一个无聊的泼皮改变了。

赵胜每天晚上在石油寺挑灯夜读,被一个泼皮看在眼里。泼皮无事可做,打算给他搞个恶作剧。

泼皮在村里到处传闻赵生在石油寺不是晚上读圣贤书,而是模仿黄巢在黄梅寺晚上读兵书的做法,准备造反。很快,这个消息传到了当地的县政府。

众所周知,明末,陕西是农民起义的集中爆发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来自陕西。当知县听说有人想效仿黄巢造反时,它立刻收紧了神经。这种事情,宁愿相信它有,也不愿相信它没有,立即派人去石油寺逮捕赵胜。

这就是“人坐在家里,锅从天而来”。

知县抓到赵胜,二话没说就是严刑拷打。赵胜受不了了。按照政府的意思,招供自己真的是屡试不第,对朝廷产生怨恨,于是模仿黄巢的做法,在石油寺夜间读兵书,为以后造反做准备。

[img]571004[/img]

知县得到赵胜的口供,如获得至宝,给赵胜起了个外号,叫“点灯”,把他称为“匪头”,判处死刑,定在秋后问斩。

几天后,农民起义军征服了县,进入了县政府,释放了所有的囚犯。赵胜获释后,他本可以回家继续学习,但他很生气,参加了农民起义军,真的站了起来。

在农民军读书人不多,赵胜加入农民军后,由于饱读诗书,战争颇有策略,很快就成了首领。

赵胜带着这支农民军,转战陕西、陕西等地,与官军作战,多次取得胜利。

[img]571005[/img]

就在这时,明朝派出了曹文诏,曹文诏有“明末第一将军”,平定了农民军。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他长期以来一直是熊廷碧、孙承宗、袁崇焕等部长。他在辽东前线抵抗后金,曾担任游击将军、参军、都督等职务。1630年,崇祯皇帝将曹文诏从辽东前线调回关内,与一个接一个的农民起义军作战。他希望他能以丰富的军事指挥作战经验挽救明朝的统治危机。

曹文诏确实有一套对付农民军的方法。

一方面,曹文诏沉迷于杀戮,杀害了农民军。只要加入农民军的人永远不会放手,也不会给人留下任何生活方式。”将军们在战斗中,威胁追随者逃跑,文诏将被杀,没有存者。”另一方面,曹文诏阴险狡猾。他利用各种农民军在战斗力和组织上的严重不足,利用反对计划,挑起各种农民军自杀,从而获得渔民的利益。

在曹文诏的双管齐下,各路农民军纷纷被打败。

1631年,赵胜驻扎在石楼(今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曹文诏以叛徒为指导,攻击赵胜。赵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守措施,在匆忙的战斗中被叛徒杀死。

然而,尽管曹文诏为朝廷努力工作,但他并没有取得好的结局。他在陕西和山西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斩首了36600多人,但没有获得记忆。四年后的1635年,曹文诏在邱头镇战役中被农民军打败,拔刀自杀。


赵胜:努力学习却被诬陷造反,一生气揭竿而起,最终结果如何?赵胜:努力学习却被诬陷造反,一生气揭竿而起,最终结果如何?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