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晋国。
最中国的是春秋,最春秋的是晋国。晋国始封于西周初年,河汾百里。经过春秋时期晋献公、晋文公、晋景公、晋悼公的多代努力,晋国疆域扩大至山西大同,几乎达到张家口;南至陕西商县、河南平顶山;西至陕西大理;东至河北保定、河南范县。
[img]570813[/img]
周宣王时,随宣王伐千亩有功的晋穆侯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不是普通人。一个是后来定天子的晋文侯仇,周平王的大功臣,一个是曲沃小宗的始祖曲沃桓叔。
曲沃代翼后,从晋武公开始,晋国君后来就是曲沃的血统。晋武公原名“曲沃武公”。他是晋穆侯的曾孙,曲沃桓叔的孙子,曲沃宗的第三代。他是曲沃正式登上晋侯位置的人,后来被称为“晋武公”。晋武公是晋献公的父亲,晋文公的祖父。
[img]570814[/img]
据《左传》记载,晋武公的寺庙在曲沃,历代国君都要去曲沃朝武宫。比如晋文公重耳从秦国回来就位的时候,“C午,进曲沃。丁伟,朝武宫。”
汉武帝时期,“曲沃”改名为“闻喜”。清代顾观光的《七国地理志》考定在山西闻喜西南四公里处。闻喜东北的大马村有一座东周古城,可能是《左传》中提到的清原城。此外,闻喜郭村还有一个墓葬群,出土了重要的青铜和玉器。
赵险被毁后,晋景公晚年想迁都。《左传》说:“晋人谋去故江。”这时,刚成为“新中军将”的韩厥也是“仆人医生”,负责宫中事务。诸侯处理政治事务的宫殿叫“路宿”,晋景公站在路宿的院子里和韩厥商量。韩厥提议在“新田”建都。
“故江”是指旧都城“江”。此前说晋国的小宗曲沃夺取了大宗翼城的宗主地位,也就是晋侯的诸侯地位。“翼”是晋国前的都城,但“翼”和“江”是同一个地方吗?在今天的山西翼城,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翼”是“江”。另一种观点认为,“翼”和“江”不是同一个地方,晋献公之前都是“翼”,晋献公之后都是“江”,“江”在山西江县。
《晋世家》说,晋献公“八年,石说:‘故晋群子多,不杀,乱而起。’即使杀了所有的公子,城聚都之,生命也是江,始都江。”石让晋献公把游氏家族全部去掉,建了一座城市让群公子住在一起,然后把这些公子全部去掉。
《左传》中有两条记载,前后不到几个月。前一条说:“晋士使群公子杀死游家族,但他们是城市聚集的地方。冬天,晋侯聚在一起杀死群公子。”也就是说,建造的城市是“聚在一起”的,先把所有的公子都搬到一起,然后杀了他们。这个“聚”城目前位于山西省江县东南部。第二年夏天,又有记载:“士江,深宫。”士江在地上筑城,加高了宫墙。
根据《史记》中的说法,晋献公也不嫌血腥,先筑城杀人,后迁都于此。“翼”和“江”不是一地。在《左传》中,杀死游氏和群公子,筑城修墙是两件事。建造的城市是“聚”,不叫“江”。“城江”不一定是在江建城,可以是修补,也可以是在旧城的基础上建新城,也可以是为晋献公筑宫殿,才特别补充一句“深宫”。在山西翼城,“翼”和“江”是一地。
晋景公时代迁都“新田”,新田又称“新疆”。只是说原来的都城是“故江”。从古至商周,迁地延用旧地名是一种习惯,历史地理问题总是那么复杂。
[img]570815[/img]
1956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新田”遗址。侯马西遗址东西宽4公里,南北宽2公里。不仅有陶器、石器、兽骨等文物,还有大量的瓷砖、半瓦当和方砖。
晋都城到底在哪里?曲沃,翼,还是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