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薛涛的故事吗?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
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动荡不安。出生在首都的薛云,为了逃避战争,全家都搬到了成都。在此期间,薛涛出生时,他不仅聪明漂亮,而且在8岁时就能知道自己的节奏,吟诗作赋。
有一天,薛云坐在院子里,指着一棵梧桐树唱了两句话:“庭前有一棵古桐树,耸入云中。”他让女儿继续说两句话。小雪涛看着高大的梧桐树,回答说:“树枝迎南北鸟,树叶送风。”这两首随意的诗似乎预示着薛涛命运的坎坷。
薛涛14岁时,父亲去世了。为了维持自己和母亲的生计,她不得不堕落烟花。不久,她以美丽的外表和绝世的才华成为成都著名的妓女。
剑南节使得韦皋和薛涛
当时由于经常被吐蕃入侵,朝廷于是派韦皋为剑南节度使来到西南。
魏皋到来后,宴会邀请薛涛作诗。薛涛不假思索地写了一首题为《参观巫山寺》的诗:乱猿在高唐哭泣,路入烟霞草木香。乱猿在高唐哭泣,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没有忘记宋玉,水声似乎在向王哭泣。朝朝夕夜,阳台下,雨为云楚国亡。忧郁的寺庙前有多少柳树,春天的空斗画眉长。
魏皋赞不绝口。从那以后,薛涛成了帅府的熟客。之后,魏皋想让薛涛担任校书郎的官衔,但她身份低廉,只能罢手,但大家还是称她为“女校书”。后人称歌伎为“校书”是从那时起开始的。
[img]568443[/img]
薛涛越来越出名
作家王健曾在《送蜀中薛涛校书》中评论薛涛:万里桥边的女校书,枇杷花关门。扫眉人才知道多少,不如照顾春风。因为薛涛家门口有几棵枇杷树,王健用“枇杷花”来描述她的住所。从那以后,“枇杷果巷”成了妓女院的雅称。
随着薛涛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魏皋认为她在炫耀,于是把她贬到了松州。薛涛在路上写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统称为“十离诗”。这些诗充分体现了薛涛非凡的才华。魏皋读完后很感动,很快就把她召回成都,更爱她。
回到成都后,薛涛逐渐成熟,不久脱下乐籍,退居浣花溪边。
许多节度使都钦佩薛涛的才华
魏皋在永贞元年(805年)去世。许多继任者都钦佩薛涛的才华,并与她密切接触,如著名诗人王健、元祯、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
然而,无论她有多有才华,命运仍然拒绝留在她身上,她仍然过着“门前车马半诸侯”的旅行生活。谁愿意和诗妓住在一起?
40岁的薛涛在元和四年(809年)的春天遇到了她一生中唯一真正的爱情。她认识了蜀国的监督历史和著名诗人元祯。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是晚唐与白居易同名的诗人,世称“元白”。
[img]568444[/img]
薛涛和元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薛涛当时对自己的诗妓生涯早已感到厌烦,看到元祯,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可惜薛涛爱错了人。
这位“曾经沧海难为水,但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人元祯。他只是一个情场伪君子:他曾与崔莺莺、韦丛、薛涛、安仙妃、裴淑等多位女性发生过缠绵的情感纠葛。
因此,这对被后人传为故事的“锦江诗人”,几个月后因元祯离蜀返京便劳燕分飞,终于成了一场空梦。
元祯再也没有回来,这给薛涛带来了无尽的叹息和黯然,在她的四首《春望词》中可见一斑。
在她迷人的浪漫背后,一颗空虚的心就像一艘漂泊世界的船,总是找不到情感停留的码头。在传统的女性无才是美德的概念下,这样的结局是她们真正的家吗?
薛涛绝望后,抑郁寡欢,终身未婚。《全唐诗》说,薛涛“暮年退居浣花溪,穿着女冠服,制纸为纸,时号薛涛纸”。
薛涛经常以律与绝两体作诗。当时广为流传的纸条太多了。薛涛喜欢鲜红色,于是开发了深红色的小纸条,也被称为“薛涛纸条”。
65岁的薛涛在太和县五年(831年)秋夜去世。
一代才女香消玉死,只留下她美丽、悲伤、孤独的诗和后人。
才华横溢的大唐诗妓揭露了薛涛和元祯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