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三家分晋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战争,周王朝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名义上,周王室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相互攻击,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还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它的实力和影响力远不如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裂缝中生存,最终被七雄摧毁。
[img]566740[/img]
对战国七雄来说,魏、韩、赵都源于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其中,魏国在战国初期率先称霸,巅峰时期的魏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没有对手。魏国衰落后,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换句话说,三晋时期的赵、魏都是战国时期最好的诸侯国之一。所以,问题来了,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到底有多强,地盘有多大?
[img]566741[/img]
一
@ 晋国(前1033-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第一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背诵的弟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诸侯国晋国来说,原来的国名不是“晋”,而是“唐”,唐叔虞之子谢继位后改为晋。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录用、《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被评为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也就是春秋时期,晋国、齐国、楚国、秦国并称为四大强国。
[img]566742[/img]
晋朝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萧战和彭衙战役中击败秦国,继父为中原霸主。晋景公时,晋国在战争中输给了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战争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晋厉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并在缙陵之战中再次败给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兵车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权的巅峰。在我看来,秦国、晋国、齐国、楚国虽然被称为四大强国。但事实上,晋国的综合实力远强于其他三个诸侯国。
二
一方面,晋国在与楚国交手的过程中,胜多败少。截至公元前546年,楚第二次撤军前,晋楚共有11场直接战争,其中晋国9场,楚国仅在楚庄王时期2场。在楚庄王时期的四场晋楚战争中,另外两场晋国获胜。这11场晋楚战争有:城濮之战、北林之战、柳树之战、英北之战、英雄之战、晋楚绕角之战、晋朝蔡攻楚破沈之战、炎陵之战、彭城之战、焦夷之战、湛阪之战。在这11场战役中,晋国赢得了9场比赛:城濮之战、柳芬之战、英北之战、晋楚绕角之战、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炎陵之战、彭城之战、焦夷之战、湛阪之战。
[img]566743[/img]
相应地,楚国赢得了两场比赛:楚庄王时期的两场战役和北林战役;楚庄王时期的刘芬战役和英北战役都输给了晋国。@ 由于晋国出兵救援郑国,楚国在前584年郑楚思战役中大败。因此,虽然我们常说晋楚争霸,但楚国在与晋国的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而晋国几乎一直占上风。即使君主楚庄王在位,楚国也未能完全扭转局面。而这无疑是晋国强大实力的最佳体现。
三
另一方面,在与秦国、齐国交手的过程中,晋国也是屡战屡胜,即很少吃到败仗。虽然秦国在战国时期非常强大,但在春秋时期,秦国远不是晋国平起平坐的对手。从627年到558年,70多年来,秦晋经历了萧战、彭衙战、王官战、新城战、河曲战、辅氏战、麻隧战、橡木战、迁延战等重要战役。秦国被晋国牢牢封锁在函谷关和桃林塞以西,晋国控制着河西地区(秦晋大峡谷中下段黄河西部地区)的许多城市。长期以来,晋国一直主宰着中原,而秦国则主宰着西戎。
[img]566744[/img]
虽然大家都称赞秦穆公称霸西戎,但这其实是秦国无法击败晋国,难以向中原扩张的最后手段。@ 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之间的战争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晋楚争霸过程中,齐国的立场偏向于晋国。然而,公元前589年,晋国与齐国之间爆发了鞍战。公元前589年,齐、晋鞍之战发生。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告终。春秋末期,即三家分晋前,魏赵韩三家组织联军攻打齐国,同样取得胜利。
四
@ 晋国的疆域在实力雄厚的基础上也十分辽阔。晋国鼎盛时期,地盘包括山西省、陕西省东北部、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西北部、山东西北部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因此,很明显,晋国巅峰时期的地盘,可谓地跨六省,即整个黄河流域,大部分都被晋国占据。正是占据了广阔的中原,促使晋国因国力强大,经常压制齐秦楚三大国家,在春秋时期大部分时间主宰中原,甚至学者全祖评价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晋四”,晋国分别占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四席。整个春秋时期,晋国的地盘,应该与楚国不相上下。
[img]566745[/img]
换句话说,晋国和楚国在疆域上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然而,就楚国而言,当时占领的许多领土人口稀少,这使得楚国的人口和其他指标无法与晋国相比,这也是楚国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许太强大了,晋国并没有输给外敌,而是被三家分晋。晋平公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最后一任晋侯晋静公被废为平民,晋国正式消亡。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晋国三家分晋前的地盘有多少? 晋国真的很强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