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李成器。
李成器(李宪)为什么要把王位让给李隆基,确实有些让人不太明白。
李成器不仅是李丹的长子,而且长期以来被认定为李丹的唯一继承人。当武则天废除李贤并将李丹立为皇帝时,李成器被立为皇太子。虽然李丹只当了八个月的皇帝,但李成器也当了八个月的皇太子。你知道,李成器当时才六岁。
随后,武则天成为皇帝,李丹被降为皇后(皇太子),李成器被武则天授予皇孙,也是李丹继承人的唯一候选人。后来,李贤被妻子和女儿毒死,李丹再次成为皇帝。当时,李丹最初的想法是封他的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
可以说,李成器一直是李旦的继承人,从未改变过。
[img]564304[/img]
但为什么,当李丹第二次当皇帝,想把李成器封为皇太子时,李成器坚决辞让给李隆基呢?
诚然,李丹之第二次成为皇帝是因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了魏后和安乐公主,然后把李丹带上了舞台。然而,即使在这件事上,李隆基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李丹立李成为皇太子,李隆基也不会有任何意见。至少他找不到理由把李成拿下来。那么,李成为什么要放弃王子的位置呢?
在我看来,李成器要这样做,最重要的是要担心李隆基心中的不满,想要夺取本该属于李成器的继承权。
在唐朝的历史上,李世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拒绝接受李建成,最终杀死了李建成,并赢得了应该属于李建成的继承权。李隆基发动了唐隆的政变,帮助李丹赢得了王位,这一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从李隆基的角色来看,他一定想要获得继承权。他甚至不怕武则天,也敢冒犯她。现在赢得李成器的权力,当然也可以做到。
[img]564305[/img]
李成器除了担心李隆基不服,想夺位外,其实还有一些担心。有什么担心?
第一,担心李旦不会支持自己。
李成器已经看到李丹的性格相对较弱。在李丹最终把王位给李隆基之前,他实际上已经把王位给武则天两次了。李丹两次让位,所以他保存了下来,没有受到伤害。
除了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外,李丹还想让李丹的性格确实比较弱,不能强硬起来。
由于李丹的性格相对较弱,即使李丹立李成器为王子,如果李成器和李隆基将来制造麻烦,李丹肯定不会保护李成器。李渊的性格比李丹强得多,他也没有保护李建成。李丹怎么能保护李成器呢?
@ 即使李丹一开始提出李成器为皇位继承人,他仍然很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与其在那个时候改变,不如从一开始就主动让步。
第二,李成器无法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虽然李旦成了皇帝,但事实上,当时的李唐江山并没有尘埃落定,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李唐江山将继续动荡。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也是唐隆政变的英雄之一。此外,太平公主也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就像魏后一样。她在法庭上非常强大,甚至不得不随意指出皇帝李丹。李丹别无选择,只能听他的话。
即使李隆基保持自己,没有夺位的想法,太平公主也有这样的想法。李丹性格软弱,听太平公主的话。所以,如果李成器和太平公主打架,他会很孤独,不一定是太平公主的对手。李成器不想卷入这样的斗争。
除了太平公主,当时还有其他力量。毕竟后武则天时代,各种势力都准备搬家,想成为全国的主力军。李成器不愿意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
三是李成器性格软弱懒散。
在性格上,李成器其实和李丹很像,软弱懒散。他喜欢文艺,不喜欢权力斗争。一旦他是继承人,他就必须参与这些复杂的权力斗争。李成器不仅应付不了,也不愿意应付。
为了更轻松快乐,李成器干脆让出了继承权。
事实证明,李成器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没有继承王位,所以他过着幸福的生活,最终得到了一个好的结局。
李成器主动让位,是自愿还是被迫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