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曹操在火攻上失败了。他脑子里总有影响他判断的“水能灭火”的例子。曹操没想到周瑜最终会以火战胜他,当然也没想到自己会以火对付东吴军。他不相信河上使用火攻。他没有准备好火箭是正常的。曹操的目的不是歼灭敌人,而是不让诸葛亮靠近。曹操射箭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伤害敌人,而是射击阵地,防止敌人靠近。但是箭要射得远。如果是火箭,射程可以大大降低。
[img]564982[/img]
其实曹操放箭是因为怕伏兵,不怕敌人靠近。两边都是雾蒙蒙的,敌人找不到目标,发射火箭是浪费。离赵军营寨只有200米左右的诸葛亮船队。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在于,曹操可以看到先端模糊的影子,如此接近赵军,但他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谁敢放火箭?一旦你放手,这么近的距离肯定会影响你自己。要知道曹军营可以建造几千艘船,用铁索连接。曹操自己也知道最担心的是火攻。曹操能想到的问题
[img]564983[/img]
另一方也可以认为,为了避免曹操自己的火灾攻击,当然不会用火箭攻击诸葛亮的船队。草船借箭是小说家们在虚构和现实之间徘徊的艺术加工,用新奇的故事桥来提高小说的可读性和兴趣。三国时期,火箭使用成本过高,操作麻烦,磷化材料不足,不具备大规模使用条件。退一步说,曹操有火箭,甚至提前绑在箭上,但我们认为小说中只有诸葛亮“借”了10多万支火箭。目前,复杂火箭的运输必须立即投入使用,难以长期保存。
[img]564984[/img]
曹操认为吴在夜雾中进攻,不会匆忙准备火箭,所以他用弓箭击退了敌人。火箭用油布包裹在普通箭头上,点燃蘸油发射的箭,穿透力下降,远远不能穿透木板。如果它不能穿透船,箭掉进水里意味着没有射击,对敌人没有影响。诸葛亮非常了解曹操。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天生怀疑的曹操害怕诸葛亮,不像只有几艘船那么简单。
也许这就是曹操不放火箭的原因吧!
为什么曹操在草船借箭的时候没有放火箭?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