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按计划灭蜀三年后,向东吴用兵 为什么西晋后来拖了十几年?

还不知道:西晋灭吴 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抵达成都。刘禅被迫降落,蜀汉灭亡。俗话说,蜀汉灭亡后,西晋应该利用这一趋势派军队来统一世界,但西晋在统一全国之前,一直推迟到公元280年。

事实上,司马昭在制定灭蜀计划的同时,也制定了灭东吴计划:“们应该先取蜀。三年后,由于巴蜀顺流而上,水陆并进。也就是说,根据司马昭的计划,在灭蜀三年后,我们将向东吴军队统一世界。但为什么它被推迟了十多年呢?今天,让我们从西晋和东吴两个方面来谈谈为什么它被推迟了十多年!

[img]563367[/img]

司马昭

一、西晋方面

在西晋成立之前,司马家族实际上控制了曹魏的政权,当家主事的人就是路人都知道的司马昭。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后,司马昭篡位之心更加明朗肆无忌惮。司马昭开始:“建天子旗,出警入住,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头云罕,乐舞八义”,距离篡位称帝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天有意想不到的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司马昭于公元265年6月突然死亡。晋武帝司马炎接替司马昭的位置,继续控制曹魏政权!今年12月,刚刚掌权半年的司马炎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

[img]563368[/img]

曹丕影视剧形象

司马炎与原曹丕相似,对朝局的控制力不如其父。一方面,朝中有不同的声音,对东吴的态度表现出两种态势。以原定伐吴教练贾充为首的朝廷重臣反对出兵灭吴,满朝文武只有四人灭吴;另一方面,曹操在曹丕掌权的时候,已经北征乌桓,害怕北方少数民族。司马炎当政后,北方少数民族连年南下雪灾,进攻中原。在双重压力下,司马炎只能把工作重点放在稳定朝局和对抗少数民族进攻上,暂时放弃灭吴计划。

[img]563369[/img]

司马炎,晋武帝

二、东吴方面

从三国时期到东吴灭亡,曹魏和西晋都必须面对水军弱于东吴的现实。但东吴却有长江天险,对东吴水战是必不可少的战争。曹操匆匆南下,便水军准备不足,赤壁战役几乎失败。公元252司马昭亲自带领孙权去世,进攻东吴也是一败涂地。东吴的水军优势不容忽视。公元264年,东吴国君孙休病逝,此时蜀国刚刚灭亡,孙浩继位。孙皓即位初期,度行善政,一时被誉为“令主”,吴国军力有了一定的恢复。后来孙皓表现出残酷的一面,但在统兵作战中并不昏庸。公元271年和272年,东吴两次击败西晋军队。两次胜利让孙皓误以为自己有资本在西晋作战,于是开始军国主义,压榨民生。很快,东吴国内怨声载道,孙吴国内上下离心。

[img]563370[/img]

孙皓

与此同时,西晋正在培养精力,磨练水军。到公元279年(三年),西晋国内政治稳定,消除了边境隐患,水军训练取得了巨大成就。金武帝下令以贾充都督司马周、王浑、周军、王荣、胡奋、杜预、王军、唐斌等八个部门对吴进行六次大规模攻击。仅仅一年时间,西晋军队就健康了。孙浩看到大势已去,出城投降!到目前为止,东吴已经灭亡,西晋统一了全国。

[img]563371[/img]

东吴水师

由此可见,东吴在蜀国灭亡后能够坚持十多年。除了西晋司马昭的政治动荡和边境隐患外,它还与东吴强大的水军实力密切相关。然而,东吴君主孙浩的残酷统治导致了东吴的离心和抱怨。最大的优势水军逐渐被后备力量雄厚的西晋赶上。灭亡并不难理解!


按计划灭蜀三年后,向东吴用兵 为什么西晋后来拖了十几年?按计划灭蜀三年后,向东吴用兵 为什么西晋后来拖了十几年?

,,

  • 刘坤,西晋最后的军事支柱:与祖提一起支持起晋室
  • 刘坤(271-318年6月22日),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晋政治家、作家、音乐家、军事家。 年轻的时候,我是金谷二十四的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

  • 揭秘三国残暴亡国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 孙浩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一百年后,他的小儿子孙良登基,当了六年皇帝。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但六年后也去...

  • 揭秘东吴名将吕岱:如皋名将为孙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东汉海陵县如皋人吕岱,字定公。出生于公元160年(东汉延禧三年),初为郡县小官,汉末战争,投奔孙权,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为...

  • 三国大将丁奉:诸葛亮未被截杀 以行为秀智慧歼敌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的细节。周瑜嫉妒孔明,想在祭风的时候除掉他。他派了两名将军带领100名士兵迅速前...

  • 解密: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小商贩到底是谁?
  • 读《晋书·石勒载记》,会发现两个前后反差巨大的场景。 场景一:公元287年,“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