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清代铜钱制造有哪些流程?为什么都急着做?

曹寅的家人在江南织造时,由于屡次接驾,造成了巨大的银钱亏空。康熙知道这一点,并试图弥补这一点。例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苏州编织李旭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并命令曹和李垄断江南人参业务。。。也许皇帝的照顾仍然不够,曹和李继续向主人申请新的“项目”。比如有一年,曹寅主动提出:能不能把全国14个税关的“铜斤”买给我一个人承包?

[img]562594[/img]

清代铜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由国家垄断铸造。无论在北京,都由宝泉局、宝源局承包,需要大量的“铜金”原材料,通过税务机关采购供应。每年共需要350万金铜金,由张姓、王姓两家官方商户承包,合同金额为每年5.2万银。

曹寅知道这里有很多油和水,但他怎么能把这块肥肉带到嘴里呢?他提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计划:朝廷先借了我10万两银子作为资本。经过仔细计算,我可以每年提交12.5万两银子(是张和王家的两倍半)。连续八年,总数为100万两!计算预付款10万2,8年可为皇帝贡献90万2盈余!

这个计划真的很有竞争力!这笔钱是直接交付给“内库”的,也就是皇帝内务府的“小金库”。这样,皇帝在八年内可以多收50万两元,康熙怎么能不被诱惑呢?但毕竟,皇帝是皇帝,康熙并没有立即同意,他必须看看对方的反应。

果然,张和王也不甘示弱。他们立即表示,他们第一次承包铜斤项目,业务不熟悉,估计不准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发现挖掘确实有很大的潜力:所有铜斤一年可以交14.2万银。八年后,连本带利都是122万两!预支的成本比曹寅的估计多出22万两!

最后,经内务府合计,康熙发言:把铜斤交给一个人,毕竟是有风险的;交给三个人一起处理更安全。于是,曹家刚从张、王手中夺取了龙江、淮安等五关铜斤,三家共同预支10.2万元,八年内交付了122万两白银。

由于康熙一锤定音,一场暗流汹涌的皇家“工程招标”尘埃落定。然而,这样的风暴值得深思。

@ 铸币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如此重大的项目中,皇帝不得不“抽头”,依靠自己的权力在原材料上分肥取利,丰富自己的私囊!这次旅行不可避免地令人耳目一新。

@ 这件事让人们领略了封建时代“国家工程”贪婪的真相。比如承包商最初支付的承包金额只有每年5.2万;曹寅突然把这个数字翻了一番。游戏结束后,最终金额相当于最初的280%——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曹寅半途而废,奴隶比主人在这个国家项目中赚的多得多!难怪曹、张、王几家争得你死我活,在主人面前几乎闹到了失态!

当然,当狙击手和蛤蜊相互竞争时,渔民们就会受益。奴隶互相攻击,主人只需要坐下来获得利润,微笑着看到利益翻了一番。这也成为康熙处理君主和大臣利益分配的骄傲之笔,他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项目招标”手段,赚了很多钱!曹寅是诉讼的另一个赢家。

[img]562595[/img]

这件事引发的第三个想法是与一些现代工程招标进行比较。这件事的发包人康熙,也是利益相关者,永远不会因为贪图承包商的小恩小惠而放弃终极利益。这个国家的“大产业”是他自己的。而一些现代工程发包人,他们为国家工作,在他们心中,自己钱包的萎缩比国库的盈亏更重要。如果让他们主持这场争端,他们肯定会让对方在收到张和王的大“红包”后以5.2万的低价续约。至于曹家,如果没有更大的“红包”伺候,就不难找到判断他出局的理由。

如今,封建皇帝早已灰飞烟灭,国家理论上是全体人民。然而,人们希望负责国家工程承包的“农民工”有一点“皇帝”的心态。他们对国家的大产业持乐观态度。他们不能随便给张、王、曹、李三文不值两文,只是为了把自己口袋里的甜头放进去。


清代铜钱制造有哪些流程?为什么都急着做?清代铜钱制造有哪些流程?为什么都急着做?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同治皇帝有儿子吗?谁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和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吗?同治皇帝有儿子吗?如果是这样,同治皇帝的儿子是谁?是光绪皇帝吗? 同治皇帝...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