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逍遥津之战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三国中后期几场著名的战役,都与东南部东吴统治密切相关。建安二十年,公元二十五年,东吴主动攻击曹魏统治的重镇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津之战。这场战争对东吴来说意义重大,对吴国的影响堪比赤壁战争。令孙权特别尴尬的是,东吴全国力量集中的10万军队被曹魏的7000名守军击败。就连孙权本人也几乎被张辽活捉。
[img]563278[/img]
建安二十年来,孙权利用曹操率领主力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的机会,亲自指挥和攻击曹魏占领的要地合肥。东吴非常重视这场战争,这可以从使用的兵力中看出。在决定东吴集团命运的赤壁之战中,东吴只使用了大约3万名士兵;在蜀汉试图消灭吴国夷陵之战中,吴国只使用了5万人。而逍遥津之战,东吴投入了10万人,在兵力规模上堪称前所未有的,反映了孙权等人攻占合肥的决心和志在必得。
与东吴庞大的军队相比,由于曹魏主力远在西线与刘备对峙,曹魏合肥只有7000名守军,差距很大,形势危急。幸运的是,合肥守将张辽、李典等人都是战斗了很长时间的将军,尤其是张辽。他们是曹魏军队中著名的将军,他们的冲锋是不可战胜的。曹魏在逍遥津之战中的成功,也离不开张辽的出色表现。
[img]563279[/img]
战役开始后,张辽亲带着精兵冲破吴军阵列,甚至杀死了几十名吴军将士,然后冷静地杀死了吴军的重围,比如进入无人之地。张辽在第一场战斗中挫败了吴军的精神,导致吴军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多次攻城,但都失败了。吴军撤军时,张辽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力量,带领军队追击吴军,不仅重创了吴军的部队,还差点活捉孙权。
在逍遥津之战中,魏军依靠张辽、李典等将军的出色表现,扭转了东线危机的局面,彻底摧毁了东吴试图趁火抢劫的目的。孙权无法以15倍的优势突破合肥,但几乎丧生在合肥,给张辽等曹魏将军带来了心理阴影。因此,当张辽生病并与曹休一起征服东吴时,孙权仍然警告将军要小心张辽。
[img]563280[/img]
除了孙权本人几乎害怕之外,逍遥津之战让东吴意识到曹魏的东线防御非常强大,很难轻易动摇。此后,东吴决策者的目光开始从合肥东线转向荆州中部地区。在逍遥津之战后,东吴将军吕蒙指出,曹魏在东线有足够的精粮。如果吴军盲目地在合肥和徐州战斗,就很难利用它。即使能攻占徐州等要地,也要面对曹魏重骑兵集团在平原地形上的威胁。吴军只擅长水战,在陆战中很难与曹魏的北方精英抗衡,不如全力争夺荆州,利用长江再图中原。
吕蒙的战略理念实际上是苏州未来攻击荆州的最初理念。应该说,如果苏州在逍遥津之战中获胜,吴军的主力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争夺徐州等地,而不是在荆州发动大规模进攻。从这个角度来看,逍遥津之战是苏州、蜀国和荆州之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逍遥津之战东吴集中十万军队 为什么他们打不过7000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