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自行车刺史这个职位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如果你对文史感兴趣,你一定不会对“刺史”这个历史官职感到陌生。但你可能很少听说“自行车刺史”的称号。事实上,这种“自行车刺史”与“汽车”无关。接下来,作者将为您简要介绍它。
[img]560614[/img]
要知道“自行车刺史”,首先要知道“刺史”
的来源。西汉文帝派官员监督,但尚未成为固定制度。武帝时,刺史可巡行郡县,秩六百石,以“六条”问事,监督地方官员和乡村豪强。由于刺史的对象是二千石之太守,是典型的轻重官职,后人普遍认为刺史是汉武帝为巩固君主统治而发明的“以小制大”的“利器”。东汉也有刺史,但只有十二人,州一人,于一州隶司隶校尉。东汉还改变了西汉时期的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有自己的驻地,刺史可以派遣官员代表他们行事,不用动手。可见,东汉刺史的权力逐渐扩大,成为地方实权官员,这也为东汉末期地方分裂奠定了基础。
[img]560615[/img]
历史记载中有一些关于“自行车刺史”的记载,请参考《通典职员十四》的记载:“自魏以来,庶姓为州,没有将军,称为自行车刺史。庶姓叫非帝族。所有自行车刺史,加督进一品,无论是持节还是节假日,都要督进二品。晋制,刺史三年一次。”
魏晋刺史有领兵和自行车的区别,自行车意味着不领兵。领兵刺史四五品。领兵刺史多加将军号,任重者称使持节都督军事(任何州的刺史,都督数州甚至十几州的军事),其次是自行车刺史“假期都督军事”,再次是使持节。
[img]560616[/img]
曾经改革过西晋统一的政治制度,曾经停止过刺史加将军号。南北朝沿袭,只有道武帝时不同,一州设立三刺史,其中一人必须由皇室担任,以巩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可靠控制。由于传统社会“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铁则,自行车刺史者没有兵权,为官做事自然没有力量可靠,常常被时俗所轻。南北朝时期,自行车刺史被取消,刺史兼领军政趋于制度化,成为真正能“号令一方”的地方大员。
【自行车刺史】古代是什么样的官职?他有什么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