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应天府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历史术语“应天府”。这个应天府在哪里?它对明朝历史甚至整个中国历史有什么意义?下面,作者将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论这个问题。
[img]561307[/img]
今天南京还有一条叫“集庆路”的路,其实元代的“集庆路”是一个相当大的地理概念。元代设立的“集庆路”包括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州、溧阳州等,今天是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历史上南京有很多名字,随着历代政区的设置而变化。建元元年(公元1127年),南宋政府将江宁府改为建康府,作为临安以外的陪都。到南宋末年宋元战争的逐步推进,蒙元势力攻占建康府只是时间问题。1275年,蒙元部队从南京雨花台地区进入建康城。元军占领建康后,成立了建康府宣抚司。此后,该地区的名称发生了几次变化。到1299年,它被改名为“建康路”,直接隶属于江苏、浙江和银行的行政关系。1329年冬(元天历二年),康路改建为“集庆路”,直至蒙元势力北撤,南京地区名称一直沿用“集庆路”。
[img]561308[/img]
元末群雄起义,各地起义军攻城拔寨,夺取州县,朱元璋势力从乱世中崛起,并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占集庆路。今年3月,朱元璋将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到目前为止,我们本文的“主角”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南京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被称为应天府。到了24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集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朱元璋即位为吴王,以应天府为王都,并在未来几年对应天府进行了大规模建设。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8月,朱元璋终于称帝,仍以应天府为明朝首都。新京城建于第二年9月,据说征伐军民工匠的规模已达20多万人。四年后,新王城建成,都城的宫城(即今明故宫)被称为紫禁城。从洪武十一年开始,应天府称京师。然而,“京师”的头衔并没有在应天府停留太久。明成祖朱迪在发动“靖难之战”后获得王位,打算离开南方,把王都放在燕王时期的“老巢”——后来的北京。
[img]561309[/img]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开始建设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努力与蒙古人建立友好关系。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开始的十几年里,朱迪亲自带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方边防。位于顺天府的新都城也在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正式开工建设。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应天府在哪里?它对明朝乃正整个中国历史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