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559692[/img]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率军攻占元朝京师大都,元朝至此灭亡。然而,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知道自己无法抵抗明朝的北伐,于是主动弃守北京,带领百官、宫妃逃往上都。虽然元朝失去了大部分,但它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元顺帝仍能控制蒙古故地、陕甘、辽东、云南等广大地区,拥有数十万兵力,因此元朝的残余政权仍持续了一段时间。历史上,这一时期的元朝残余政权成为北元。
[img]559693[/img]
北元和明朝多次互相攻击,蒙古贵族不愿意失去中原,一直试图恢复元朝的领土。元顺帝北逃后,命令他的将军王宝宝从太原北上,然后攻占平庸,试图恢复大部分。明朝将军徐达得知王宝宝的趋势后,带领军队直接前往太原,迫使王宝宝军队回来帮忙。徐达在路上伏击,利用夜间抢劫营地,打败了王宝宝,最终把元军赶出了山西。
鉴于北元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也多次在北方用兵。洪武三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将军,再次击败北元将军王保保,俘虏了近2000名北元官员。此时,元顺帝已经崩溃,王子爱猷认理达腊率领残余势力退往和林。经过这场战争,北元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势力全面北缩。洪武五年,朱元璋再次起军15万,分兵三路,攻打漠北。虽然明军兵力雄厚,但这次用兵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只有西路军获胜。战斗结束后,朱元璋改变了对北元的战略,主要是防守,北元和明朝开始了相对和平的对抗。洪武二十年(1378),朱元璋任命冯胜为将军,率军征求北元,收回辽东,迫使北元西撤。第二年,蓝玉又奉旨率军10万,追击北元残余势力,元主逃离古思帖木儿西逃,后被部将杀害。元主死后,北元陷入混乱,《明史》中说:“部帅纷纷,五传到坤帖木儿,咸被杀,不复知帝号”
建文三年(1401年),鬼力赤杀死了北元最后一位君主坤帖木儿,自立为汗,废除了北元国号,这叫鞑靼,北元至此灭亡。
明朝是如何摧毁元朝的残余政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