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北宋战略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遗憾的是,陈桥兵变后继承了后周强大的实力和当时最大的领土,但未能完成统一的伟大事业。赵匡胤实行“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统一全国。事实上,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先北后南”,也许北宋早就统一了中国传统十八省。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最早由后周大臣王朴提出,周世宗柴荣采纳并具体实施。三征南唐后,柴荣立即挥手北上伐辽。不幸的是,柴荣突然去世,这给了赵匡胤兵变的机会。赵匡胤曾随柴荣征南唐。他知道南征并不难。他制定了先取巴蜀,再取江南的计划,实施相对顺利。
[img]559652[/img]
根据过去的印象,北方一定更难平静下来。虽然北汉很小,但它有辽人的庇护所。辽朝长期占据燕云十六州,北宋非常被动,辽人的战斗力高于宋人。但事实上,在北宋早期征服北汉和辽并不难,这可能比攻击南唐更简单。
何解?这时,辽朝昏君在位。北伐期间,柴荣几乎获得了三关三州十七个县。消息传到辽朝,辽穆宗耶律静对此漠不关心,只关心喝酒、打猎、睡觉。柴荣死后,辽国的威胁自然解除。
[img]559653[/img]
如果赵匡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北后南,大多数辽朝也是如此。此时,在耶律靖执政的后期,他不仅忽视了政府和军事事务,而且还寻求延年益寿的方法。他脾气暴躁,喜欢杀奴隶。耶律靖不在乎自己的事情。他可以管理北宋和北汉的闲事。
北宋于公元960年开国,耶律靖于969年被暗杀。也就是说,北宋已经有9年了,可以迅速摧毁北汉,恢复燕云十六州。战败辽朝后,宋军南下,会给南方的吴蜀南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许他们甚至会一起收复他们的脚趾。
[img]559654[/img]
然而,在这宝贵的九年里,赵匡胤为南征做好了准备,平定了后蜀、南唐、南汉,于公元976年去世。赵光义不得不完成“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中的“后北后难”。这时,北伐真的太难了。因此,耶律靖被杀后,辽景宗耶律贤继位。经过几年的休养和混乱,辽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虽然耶律贤长期患风病,但他把国政委任给了皇后萧绰,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萧太后。赵光义灭北汉后,计划收复燕云十六州。双方在高粱河等地激战。虽然双方伤亡惨重,但辽军最终获胜。赵光义匆匆逃走了。雍熙三年的北伐也失败了。从那以后,宋朝再也不能染指燕云十六州了。
[img]559655[/img]
后来,辽圣宗耶律隆绪和萧太后南征与宋朝达成了禅渊之盟。辽朝以后,金蒙古的实力远高于宋朝。洪武大帝的功绩是汉人再次恢复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已经脱离中原统治455年,从石敬堂献给辽朝,到徐达和常遇春征服大部分。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当时的情报工作显然不够好,但这仍然是不合逻辑的。赵匡胤从南唐知道南方很平静,但赵匡胤也跟着柴荣北伐。他应该知道,北伐比南征更容易。无论如何,如果你错过了统一世界的最佳时机,宋朝后来的命运只会被动地被打败。
如果北宋采用先北后南的方式, 北宋能统一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