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明代的税关,
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商业发展的不断繁荣,政府开始向过境货物、车辆和船舶征收过境税,因此在水陆冲洗和货物配送中心设立了一个关卡,称为税务关卡。那么,明朝的税务关系是如何运作的呢?什么是所谓的“钞票关闭”?
唐宋时期,中国出现了专门的税务处理关卡。明政府成立后,随着政权的逐步稳定和统治地区的逐步扩大,政府开始全面征收关税。洪武年间,明初太祖在位,对商船货物设立税关,由税务部门征税。大量的税务机关建立在陆地和水面上。明宣德四年(1429年)开始在内河航线上设立专门用于征收船税的机构,称为“钞票关闭”。钞关分布在南北京运河沿线,长江淮河等流域。万历年间只保留了8个最重要的钞票,其中7个在运河沿线,其次是崇文门、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关、北新关(杭州),只有江西九江是个例外。这些税关隶属于中央朝廷的户部,由户部统一管理。
[img]559686[/img]
在没有高铁和飞机的古代中国,大运河已成为南北经济的主要动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城市也在大运河两岸崛起,临清就是其中的代表,临清也因此设立了钞关。我们以临清钞关为切口,对钞关进行了具体介绍。明宣德四年(1429年)建于临清运河钞票关,位于该市运河西岸。临清钞关的税额是全国各大钞关中较多的一个。明中叶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年征收船料商税银行8万余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的四分之一。如果你对这个数据没有比较的概念,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数字:但同时山东省税银一年只有8800多两,临清钞关的税银其实是山东省税额的近十倍。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临清钞关发生了王朝佐抗税事件,在明朝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img]559687[/img]
清朝也部分继承了明代钞关制度。清朝初期,发生了许多变化。乾隆时期,全国税关数量和布局稳定,道光变化不大。
明代的税关是怎么运作的?所谓[钞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