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是皇室,尤其是有王位可以继承的时候。康熙儿子之间的代表是九子夺嫡。
为了成功首次亮相,康熙皇帝最好的儿子组成了一个小组,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经纪人,并在康熙评委面前不断展示他的才华。结果,第四个银珍团队成功晋升为工作狂雍正皇帝。
[img]557227[/img]
▲康熙画像
康熙有35个儿子,25个儿子活到成年。朱元璋有26个儿子,24个儿子活到成年。儿子数量差不多,朱元璋的儿子质量也不差。为什么不发生类似九子夺权的事情?
主要在于时间、地点、人和、老朱太狠。
[img]557228[/img]
▲朱元璋画像
1、 天时:明朝开国时,建立了长子继承制
朱元璋出身草根,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长子,自然是他的接班人。
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已经确定朱标是他的继承人。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前,先是称吴王。当时,他把朱标定为世子。
正是朱元璋很早就给了他一个名字,从摇篮里扼杀了其他儿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img]557229[/img]
▲南京城
但在清朝早期,这并不是这个制度,而是议政王大臣的会议。每个人都在现场展示自己的肌肉,以决定谁是皇帝。如果顺治皇帝没有全力对抗多尔根,顺治皇帝很可能不会成为皇帝。
直到康熙皇帝pk吴三桂,才指定了皇太子,这不是清朝的惯例。
此外,康熙皇帝两次废除王子,并清楚地告诉其他儿子来吧,争皇位。
然而,朱元璋绝对信任朱标。最后,朱标早逝,朱元璋悲痛欲绝,按照帝陵标准埋葬儿子。
[img]557230[/img]
▲明东陵紧挨着明孝陵
二、地理位置:朱元璋儿子没有争夺王位的地理条件
清朝的王爷没事就不允许出京师,明朝的王爷没事就不允许进京师。
这是两个根本区别。朱元璋的儿子被分封到各地,远离权力中心。
山高皇帝远,大臣们也远离你。要争夺王位,需要朝臣、武将和其他兄弟的支持。
[img]557231[/img]
▲明朝藩王分布图
但是,对不起,这些儿子被打散到祖国各地,想聊天就得写信骑马传,更别提秘密了,直接留下了证据。
然而,康熙帝的儿子们每天都挤在首都师傅里,四处走走,看到二哥,打水,遇到十哥,每天在办公室工作。如果他们无事可做,他们必须出事。
[img]557232[/img]
▲康熙儿子(影视剧形象)
三、人和:朱标王子的力量很大,对兄弟足够有趣
朱元璋对朱标王子的教育投入很大,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找到了它。全国优秀教师来教儿子的宋连。
宋连并不简单,他不仅学习好,还被朱元璋称为第一位开国文臣,这是朱标政治资源的力量。
朱标也是常遇春的女婿,常遇春是著名的猛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并非所有的儿子都有这样的待遇。
[img]557233[/img]
▲明孝陵
此外,朱元璋行事暴虐,得天下不久,将拱卫司改为锦衣卫,大开杀戒。各种国公、将军分批被杀,朝臣们都很害怕他。
另一方面,朱标为人宽厚,朱元璋要杀人,他求情,朱元璋要教育其他儿子,他也求情。
@ 大臣们希望朱元璋早点离开,让朱标迅速继承王位,这样他们就不用每天担心了再也不能下班了了。
四、老朱太狠了:儿子们不敢造反:
朱元璋对儿子的教育不是很溺爱,儿子们要去凤阳老家实习,体验民间疾苦。
如果你学不好,王子的老师可以做。当时有个老师叫李,动手能力很强,甚至摩擦了王子的额头。
[img]557234[/img]
▲靖难之战地图
而且,朱元璋对功臣们有多残忍,儿子们却眼睁睁地看着,谁敢造次。
朱元璋的八个儿子朱子参与了胡维庸的案件。朱元璋召见他。他误以为自己会被父亲清算,和妃子一起自焚。可见朱元璋在儿子眼里的形象。
如果真的发生了九个儿子夺权的事情,哪个儿子不开眼,像清朝一样,画个圈诅咒王子,朱元璋保不齐,把八个儿子都残废了。
[img]557235[/img]
▲清朝九子夺权派系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时间、地点、人和,再加上朱元璋实在太狠了,虽然儿子多,但九子夺权并没有发生。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朱元璋传》(吴晗版)、朱明王朝。
朱元璋的儿子太多了 为什么康熙晚年没有九子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