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的了解北宋统一战略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北宋统一战争要先南后北?根据《辽史》,我们可以看到,当郭荣率领10万禁军北伐时,所谓睡王辽穆宗亲自率领30万骑兵聚集在幽州。如果郭荣没有生病,我们很可能会在幽州看到一场史诗般的战争,10万步兵与30万骑兵作战。至于战斗的结果,很难说,但从历史资料来看,后周将军对这场决斗并不乐观,并建议郭荣退役。
[img]558020[/img]
此外,辽不再是武则天时期入侵中原的简单游牧民族。辽已经是半游牧帝国了。它的农业力量可能比没有赢得江南的后周和北宋强大。当时,辽可以一次性拿出60万石斛粮食来支持北汉的傀儡政权。事实上,从郭后周军与辽军的战斗记录来看,后周军在遇到真正的契丹军时表现不佳。后周,他只与真契丹军交手一次。在晋阳战争期间,契丹军支持北汉。战争结果是,周将史彦超在忻口被契丹队斩首,李军只以身免。
[img]558021[/img]
历史上确实有一位皇帝这样做了。这个人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晋出皇帝。当他面对与郭荣和赵匡胤相同的情况时,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选择率领北伐。事实上,真正成熟的政治家不会坚持任何计划。只要他们有机会,他们就会尝试。尽管宋太祖的战略实施与周世宗郭荣相同先南后北然而,宋太祖并不拘泥于这一政策。在平定南方的过程中,一有机会,他就会在北方与北汉作战。宋太祖在灭后蜀、南汉、南唐、荆南三次北上攻打北汉。
[img]558022[/img]
在这三次攻打北汉的过程中,宋军与辽军有过接触。在这三次接触中,宋军逐渐熟悉辽军,了解辽军。只有这样,他才有了第三次攻打北汉的信心,为与辽军的全面作战做好了准备。
这种谨慎是一个合格而成熟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风格。即使在北汉几次求助,他也有点磨蹭。最后,他不能派人去。派来的将军心不在焉,虚应。睡王新主勤政死后,改变了过去的颓废,国力迅速恢复。
[img]558023[/img]
这个时候再打,就是自找失败,辽的地盘比宋大很多。宋和他一起消费需要很多钱和粮食,但中原的资源不足以承受。赵大决定先南后北,集中国力量打这场战争。为此,他在仓库里囤积了大量的兵甲钱粮,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但他没想到自己死得不明,死得突然,没有时间解释继任者,这也充分表明赵二的位置不正确,否则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他知道这些储备,他可以再和契丹人打一场。
[img]558024[/img]
后来,直到金国人进入东京,他们才移动这些材料。当然,这些材料都被他们搬走了。先北后南太冒险了。面对当时的辽国北宋,如果我们不先平定南方,避免后顾之忧,我们就无法集中力量对付辽国。如果北伐不顺利,北方有强敌,南方没有战略深度,无法提供强大的兵力和经济实力支撑。届时,北宋将面临国家破产和家庭死亡的局面。
参考文献:宋史、读通鉴论
为什么北宋统一战争先南后北?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