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狄仁杰和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狄仁杰是唐朝著名的大臣,经历了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瑞宗、武则天五朝,两次担任宰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这一切都离不开武则天的推广和重用。
[img]558332[/img]
狄仁杰在唐太宗年间当官,但他还没有崭露头角,被小官诬告。阎立本来审案时,不小心发现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高兴地称赞他为“沧海遗珠”。到了武则天时代,狄仁杰得到了信任和重用,晋升频繁,官到宰相。武则天尊重狄仁杰,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国老”。狄仁杰来见她时,她不让狄仁杰跪拜。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流涕地说“朝堂空”。
到底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程度如何?下面是一个故事。
在称帝前后,武则天无情地扳倒了一大批忠于李唐王朝的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邈、来济等。,并下令杀死南安王李颖和已故王子李贤的两个儿子,以及李唐宗的子弟,如李元嘉、鲁王李灵、黄国公李撰、东莞郡李融、常乐公主等。,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少李唐王朝复辟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武则天绝不允许任何人恢复李唐,这是她的政治底线,即使这个人是她自己的儿子,也不允许任何人挑战。
然而,狄仁杰是唯一的例外
狄仁杰在武则天身边担任大臣时,一直在努力恢复李唐王朝。
据《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有一年,武则天计划将侄子吴三思立为皇太子,征求宰相的意见。谁敢轻易就这种事发表意见?每个人都闷着不说话。看到僵局,狄仁杰打破沉默说:“我觉得世界上的人还没有讨厌唐朝。如果他们今天想立皇太子,恐怕他们不是庐陵王。”
[img]558333[/img]
庐陵王叫李显,唐中宗,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被武则天废除为皇帝,贬为庐陵王。
狄仁杰的话激怒了武则天,停止了会议,愤怒地离开了。
每个人都担心狄仁杰,生怕武则天会下令严惩他,结果狄仁杰什么都没有。
然而,立皇太子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不久,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两翼断裂的大鹦鹉,特意向狄仁杰请教。
狄仁杰回答说:“武(鹦鹉)是陛下的姓,两翼是指两个儿子。陛下现在只有两个儿子:庐陵王和相王(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李丹,唐瑞宗)。只要他们恢复了身份,两翼就能振作起来。”
武则天听了,沉默不语。
狄仁杰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说服武则天。他说:“侄子和母子之间哪种关系更亲密?如果陛下把儿子当作王子,他可以在几千年后享受太庙。如果侄子是王子,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阿姨会享受寺庙。”
武则天很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家事,你不干涉。”
狄仁杰回答说:“陛下有四海,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的家事,我是宰相,怎么能不管呢?”
于是武则天又沉默了。
[img]558334[/img]
我们不得不说,狄仁杰知道武则天的心理纠缠。
武则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皇帝,但在她的晚年,她在选择继承人时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如果她在李家选择继承人,这意味着几十年的计划付诸流水,竹篮打水是空的;如果你在武家选择继承人,你甚至可能没有资格享受寺庙——毕竟,历史上真的没有侄子当皇帝会在寺庙里祭祀阿姨。
当然,武则天明白狄仁杰说的话,但没有人敢为她打破这层窗纸。现在,狄仁杰打破了这层窗纸,这实际上给了她一个下一步。
之后,武则天开始计划将庐陵王李贤带回首都。她派使者到房州,把庐陵王李贤带回首都。为了给狄仁杰一个“惊喜”,武则天故意把李贤藏在账后,然后召见狄仁杰。在召见的路上,武则天叫出李贤,对狄仁杰说:“还你王子!”
我们可以想象武则天骄傲的样子...
狄仁杰拜李显后,又对武则天说:“王子回到朝廷,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能让大家相信呢?”
根据狄仁杰的建议和礼仪制度,武则天公开欢迎李显回到皇宫。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显的王子地位稳定,为李显后来继承武则天的王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狄仁杰一直劝武则天立李显为王子,为什么武则天还这么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