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被日本视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不被清朝重视?

在战争中,在武器装备相当的情况下,想要取得胜利,思想成为其决定性因素。

除了言传身教,思想的传播方式就是读书。

有一个中国人,他就像黄昏时刻的猫头鹰,通过他敏锐的感官,检测和预测黑暗后的黑暗和悲伤,但不能唤醒一个清朝假装睡觉。

这个人就是魏源。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江海夹角冲击地虎门销毁了1000多吨鸦片,这让包括道光皇帝在内的禁烟派非常高兴。皇帝甚至批评了销售香烟的“令人担忧”。

除了欣喜之外,皇帝还不禁奖励林公,在林公55岁生日的时候,亲笔赠送了“福、寿”二字的匾额。

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国派出军舰攻打广州。被林公击败后,英军北上攻打天津。

天津一直被视为清朝的门户。一旦失败,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皇帝迅速派出议会和使团与英国谈判,希望解决危机。

图片:林则徐蜡像

道光皇帝很清楚,英国军舰来烧鸦片,破坏贸易。俗话说“枪打鸟”,林公成了事件的“替罪羊”,皇帝也有意无意地想把事情的“锅”扔给林公,这也让很多人跟风,纷纷参与。

渴望和平的皇帝显然分不清好坏,然后降职林公。

1841年,林公再次被陷害,皇帝似乎下了狠心,将林公革职为“大快心事”,并配备伊犁充军效力。

林公带着悲伤的心情去伊犁接受惩罚,在流放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老朋友:魏源。

[img]557515[/img]

受重托,救国危局

之后,林公把之前收集的外国书报都交给了魏源,并要求魏源写一本清朝自己的世界书。

起初,魏源在林公的建议下参军,但他对朝廷畏首畏尾的行为非常不满。他愤怒地辞职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巧遇到了流放在新疆的林公。

看到老朋友受苦,魏源的心不是滋味,百感交集的时候听到老朋友的要求,魏源也是当仁不让,马上就接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回家后,魏源立即开始写作,并在半年内写作《圣武记》和著名的《海国图志》。

《圣武记》是一部军事历史作品,从清朝成立到当朝,对清朝历史上的主要战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然而,魏源的目的不是为了赞美道德,而是在此基础上激发清朝统治者“尚武”的决心,使王朝能够重视军事修复,实施强大的军事政策,以抵抗外敌干预清朝内政,侵犯国家主权。

@ 他还希望在这本书的帮助下,找出伟大国家繁荣失败的原因,然后找出疾病的根源,特别是:

“因此,先王不患财用,为急人才,不愁不逞四夷,不逞四镜。”

这句话也犀利地指出了国家兴亡的关键。

开眼第一书

如果说林公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的人,那么魏源的另一本书《海国图志》就是《中国第一本睁开眼睛的书》,涉及西方科学、军事、地理等方面。

正是这本书使日本成为珍宝,促进和加速了日本的变化,导致了日本的快速发展。52年后,它最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然而,当魏源创作这本书时,由于缺乏信息,他不得不到处寻求帮助。他的一些朋友也积极帮助他从全国各地向他邮寄各种西方信息,甚至一些信息也由被俘的英国士兵提供。

在朋友的帮助下,魏源花了6个月的时间发行并出版了50卷,然后他花了4年的时间扩展到100卷。

书中提出,西方的实力在于“夷之长技”的战船和火炮。如果我们能向他们学习,创造自己的强大船炮,我们就能达到制衡甚至赶超的目的。因此,魏源甚至在书中注入了大量的西方船炮图纸,供中国人参考和学习。

@ 他还给出了清朝如何建设自己强大的海军的方法,如前期购买、后期自制等。

当时,清朝有300多万学者。魏源希望这些学者能够通过自己的书了解新世界,学习和研究西方文明,改变思想,找到抵抗西方国家的方法,也就是说,这套书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和控制夷地”。

然而,当这本书发行到1000多本书时,魏源遭到了士大夫的猛烈攻击。他们认为魏源“倡导蛮夷之长,切断天国之威”是一种巨大的不道德罪。

一些极端主义的士大夫甚至认为,上国怎么能“知夷”,为什么要“知夷”。

在这些猛烈的攻击下,书籍的发行停止了,甚至几乎被完全烧毁。

“神书”问世,却“墙内开花,墙外香”

就在中国人恶意攻击《海国图志》的时候,日本人把这本书当作珍宝。他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和中国一样,他们也遭受了列强的侵害,签署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所以他们曾经非常憎恨西方,并一直在寻找拯救国家的方法。

1851年,中国商船给日本带来了《海国图志》。当日本人看到这本书时,他们从这本书的精髓中找到了拯救国家的方法。与其坐以待毙,被屠杀,不如取其精华,让自己变得强大。

特别是书中还给出了各种西方船炮的图纸,这是上帝给日本最救命的“礼物”。

中国没有读者的“神书”,但在日本爆花,受到日本维新人士的追捧。因此,书的价格一路上涨,甚至是原价的两倍。

[img]557516[/img]

在这些维新人士中,著名思想家佐久久象山及其爱人吉田松阴不仅依靠这本书制作了西方枪支,还提出了“维新”的主张,在日本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维新”的思想得到了当时的王子,后来的明治皇帝的支持。可以说,“明治维新”的发起与这本“神书”密不可分。

此后,日本逐渐从对西方的仇恨转变为对西方的亲和力。在此背景下,吉田松阴的爱徒伊藤博文于1863年出国留学。

另一方面,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强烈推荐下,清朝第一次出国留学是在1872年派出的。可以看出,清朝的无知和迂腐程度如何。即使再进行十次鸦片战争,也许清朝仍在做自己的“中国梦”。

伊藤博文回国后,在维新的道路上积极活跃,此后四次担任日本首相,并计划实施“甲午战争”。

甲午的惨败让日本收获了喜悦,应该属于清朝。日本维新的成功也应该是清朝的成功。所有这些观点都是清朝的子民率先提出的。

然而,这些时尚的理论在清朝迂腐的浑水中并没有激起任何涟漪。

对于这本“神书”,清朝连看都不想看,却被日本人当珍宝研究,讽刺可悲。


为什么被日本视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不被清朝重视?为什么被日本视为【神书】的《海国图志》不被清朝重视?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