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颜伯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故事。
22年(1842年),闽浙总督颜伯韬在鸦片战争中失守厦门,被革职回广东老家。回家的路上经过福建漳县。县里接上站差信,准备了大量夫马。从2月初一开始,就有人带着丈夫过境,每天有600或700人;第十天,颜伯涛本人抵达漳县。他有3000名护兵、随从、家属、抬夫和仆人。这么多人不得不安排食宿,县里要负责开支。县长们急得像背着火。
[img]557690[/img]
在清朝制度下,朝廷只任命地方官员,不配有团队,也不安排政府开支。事实上,地方政府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除了征收附加税和制定一些不良规定。当时汀漳龙道的张集馨去书院看颜伯韬时,颜说他的妻子乳房生病了,不能走路,所以她不得不多呆几天。二月十四日,颜伯韬仍无意起身。县长着急了,私下托张集馨想办法催颜伯韬离开。张集馨见到颜伯韬,打了一些今天天气很好的哈哈,颜说:“虽然天气晴朗,内心乳患也略有愈合,只闻前路发水,还是做不到!张集馨不得不说:“宪返柯里,不急,设早晚奉命到闽会办夷务,又要折回,不如慢慢回去为得。颜伯韬回答说:“然而,非黄守备说前途可行,余只好再留几天。"漳令无奈,使出激将法,说要请一二戏班为夫人、小姐解闷,颜伯韬还是没有说要走。后来,县长不得不把50两银子送给黄守备,并要求他动员颜伯涛动身。这件事结束了。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含义:第一,回到家乡的时候有那么多行李和财产需要过境,证明这位先生搜了很多民脂民膏,很可能是个贪官;第二,颜的一些行李是他的仆人得到了商人的钱,他的财产是由驿站夫马运送的,这被认为是他的下属损害了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然而,尽管有很多疑问,下属州县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待蝗虫般的人马,心里希望他们早点离开,嘴里却不得不表示保留。
清代下级官员不能要求抢公油的上级官员停止侵权,只能通过贿赂一些关键人物来减少公共利益的损失。清代上级官员随意使用驿传系统是一种惯例,颜伯韬的出格只是比其他官员大。由于朝廷没有明确禁止革职官员使用驿传制度,下级官员自然也不方便充这个恶人。此外,在皇权制度下,没有关于官员被解雇和重新使用的规则。如果皇帝认为你错了,他会解雇你。也许三五个月后,皇帝认为你是对的,他会重新使用你。一个“聪明”的下属不会暂时成为落水狗的上级。他们知道,虽然狗掉进了水里,但狗的环境有各种奇怪的浮力。不久,也许落水狗又成了主人。当上级官员落水时,你尊重他。他将来上台可能会对你有一些好印象,在某些方面照顾你;如果你落在井下,一旦他被重新使用,第一件事就是你。
[img]557691[/img]
一个人、一个组织想要寻求规则以外的利益,制度给了他们贿赂的空间,表明社会有病变;一个人、一个组织想要保护合法权益,制度不能给予应有的支持,而必须依靠贿赂,所以社会不仅是病变,而且是完全侵蚀。有病变的社会也有改善的希望,侵蚀性的社会只会让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
为什么清朝的一名官员被革职回到家乡,带了3000名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