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朝和天花的故事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644年,清朝入关。
几乎从那时起,清朝就开始了与天花近300年的斗争。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感染者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现代人对“天花”这个词知之甚少。1980年,国际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天花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然而,在几百年前的清朝,天花是一种人人闻到的传染病,不亚于现代人所面临的艾滋病。
[img]556380[/img]
清朝入关前,生活在冰雪的东北地区,没有感受到天花病毒的威胁。入关后,清朝统治者立即深受其害——紫禁城的高墙和重门可以抵御火炮的攻击,但很难阻止天花病毒的入侵。
1649年是清朝入关的第六年。春节刚过,北京突然爆发了一场天花。在这场天花疫情中,许多清朝宗室成员患病。
清朝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和豫亲王多多染天花死亡,年仅35岁;清朝铁帽王代善生了八个儿子,其中三个被天花病夺走;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阿济格年轻时患有天花病,获得了免疫力,但他的两个妻妾在1649年被天花病感染并死亡
具有最佳医疗条件的清朝宗室成员无法逃脱天花病,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当时,摄政王多尔琏下令将从未长过粉刺的北京居民和所有外国学生赶出城市20英里,并将其隔离。冬天,这些北京居民被赶出城市后,没有地方住,也没有人提供食物,所以他们不得不抛弃年幼体弱的孩子,让他们饿死。
活脱脱是人间地狱的惨象。
顺治皇帝像老虎一样害怕天花板。为了避开天花板,顺治皇帝在六年内没有见到蒙古部落的领导人,因为大多数蒙古领导人没有患有天花板,有感染的风险。1651年,天花在北京再次爆发。顺治皇帝以狩猎的名义,以太后和皇后的名义躲在遵化的荒山里,持续了几个月。
[img]556381[/img]
然而,即便如此,顺治皇帝还是没有躲过天花的魔掌。1661年正月初二,顺治皇帝亲自来到慈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他回来时染上了天花。五天后,他病得很重,死了。他只有24岁。
真是“天花板前,人人平等”啊。
康熙皇帝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很幸运成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因为他小时候得到了天花,有免疫力。靠近康熙皇帝的人会发现他脸上有几颗稀疏的麻子,这是天花的后遗症。正是这些珍贵的麻子让他坐在成千上万人垂涎的龙椅上。
[img]556382[/img]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康熙皇帝发起了抗击天花的战斗。此前,南方已经出现了一种痤疮疫苗法,在防治天花板上有一定的作用。痘痘疫苗法有两种,一种叫旱苗法,一种叫水苗法。旱苗法是将天花患者的痘痂去除磨成细末,加入冰片和樟脑吹入种植者鼻中;水苗法则是用人乳或水稀释患者的痘痂,植入种植者鼻中。原理是让痤疮种植者染上轻微的天花,在体内产生免疫力。
康熙皇帝率先垂范,在皇宫推广痘疫苗法,给皇子孙女种痘痘。用他自己的话说,“国初,人多怕痘痘。当我得到一个粉刺处方时,所有的孩子和儿子都可以种粉刺。”
不仅如此,康熙皇帝还在北京设立了检查痤疮章的职位,专门负责八旗的痤疮种植,将痤疮种植推广到八旗,甚至在北方边境,如漠南、漠北和蒙古草原。从那时起,100多年来,清朝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天花板。
用痤疮疫苗法制服天花的清朝迎来了“康乾盛世”。此时,欧洲国家深陷天花之苦,每年有100多万人被天花夺走。因此,欧洲国家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学习清朝的痤疮疫苗法。
1688年,俄罗斯派医生到北京学习痤疮种植和痤疮检测。18世纪初,这种方法从俄罗斯传入土耳其。1718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孟塔古将带回英国。痤疮疫苗法在英国流传。
然而,尽管痤疮疫苗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痤疮种植者的死亡率仍然为2%-50%。因此,欧洲国家研究和改进了这种医疗方法。
1796年5月14日,英国农村医生詹纳被挤牛奶的女性容易感染牛奶粉刺,然后她们就不再受到天花板的启发。从一个患有牛奶粉刺的挤奶女孩手中,她在一个8岁的男孩的手臂上接种了一些痤疮浆,这使得她发明了一种比人类痤疮更安全、更有效的牛奶粉刺接种方法。经过不断改进,牛奶粉刺接种方法在欧洲很流行。
[img]556383[/img]
19世纪初,一名葡萄牙医生哈威脱通过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医生亚历山大,将牛痘接种法带到澳门•皮尔逊把它带到了广州。这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普及,受到地方官员和普通民众的高度欢迎。
就这样,从中国传出的人痘法,在欧洲兜兜转转了100多年,又回到了中国。
然而,清朝的统治者不愿意接受西方的新技术,仍然在宫廷中使用传统的痤疮疫苗。
1833年,道光皇帝2岁的儿子易宇在接种人痘疫苗时几乎失败。幸运的是,在御医的精心调理下,他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的脸像康熙皇帝一样留下了麻子。易宇后来是咸丰皇帝。
[img]556384[/img]
咸丰皇帝的长子同治皇帝载春没有他父亲幸运。1874年冬天,同治皇帝染上了可怕的天花板,病情越来越严重。此时,慈禧太后束手无策,只能带领宫内外的文武大臣
“送痘神”——当然,这没用。很快,同治皇帝在求神拜佛的声音中病逝,年仅19岁。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同治皇帝去世的养心殿是200年前顺治皇帝去世的地方。
当时,清朝已经过了“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在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下,它进入了西山衰落的时期。同治皇帝的英年早逝就是这种衰落的表现之一。
探索清朝与天花近300年的斗争史,天花对清朝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