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每个人都把楚王的后代熊欣称为“天下共主”,并尊称他为“义帝”。虽然项梁和项羽最早提出了这一点,但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可以合理地说,作为“世界共主”,最合适的人应该是周天子的后代。当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六个国家的后代站起来,称自己为国王,并宣布恢复以前的国家。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秦摧毁了他们的国家,现在他们所做的是恢复以前被摧毁的国家。
[img]555370[/img]
既然我们想恢复以前的国家,如果我们想找到一个“世界共主”,我们就应该找到周天子的后代。为什么要找楚国的后代?让楚国的后代成为“世界共主”。为什么其他六国诸侯不反对?
我认为这件事非常复杂,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理清这个过程。
第一,熊心不是被立为“天下共主”,而是被立为“王”。
熊心确实是楚国国君的后人。但楚国灭亡后,他已成为牧羊人。当时,项梁出山后,范增告诉项梁,虽然你是项燕(陈胜吴光起义时,已经为项燕做了一波宣传),但吸引力还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立楚王,尤其是立楚怀王的后代。一是他是楚王,号召力更强,二是直接叫他“楚怀王”,让大家一下子想起那段悲惨而富有同情心的历史。项梁本人就叫武信君。
从这里可以看出,熊心被认为是“楚怀王”,这只是项梁起义的需要。当时,项梁从未想过要世界承认熊心是“世界共主”。应该说,我们不承认熊心是“世界共主”。
[img]555371[/img]
二、熊心被提升为“义帝”,这是项羽自私的结果。
项梁找熊心,让他当楚怀王,果然号召力大增。当时楚国的孩子也聚集在项梁身边,项梁的队伍变得非常庞大。
然而,秦朝后来派张寒镇压农民军。最后,张寒在消灭陈胜吴光后杀死了项梁。张寒杀死项梁后,引起了楚国士兵的愤怒。项羽和楚国士兵一起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张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六国的其他诸侯也被惊呆了。所有的诸侯都用新的眼光看着项羽。当然,他们不是坐起来注意对方,而是倒在项羽面前。他们不敢出去。
在巨鹿战争之前,熊欣同意谁先攻击咸阳,谁就被授予国王。当时,项羽希望熊欣派他去攻击咸阳,但熊欣不同意,派刘邦去。熊欣这样做,也看到项羽很专横,他不放心。结果,虽然刘邦攻击了咸阳,但他不敢称之为国王。经过巨鹿之战,项羽变得非常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对熊欣非常不满。事实上,他是秦朝灭亡最重要的人,而刘邦却买了便宜货。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将熊欣提升为“义帝”,以便成为国王。
熊心升级了,所以有点“天下共主”的味道。但也不是大家都认可的“共主”。
为了抵抗项羽,大家都认可熊心为“天下共主”。
项羽把熊欣升级为“义帝”后,当然可以称之为王。他本应该被称为“楚王”,但他认为“楚王”不够,所以他被称为“楚王”。然而,也许项羽本身也有一些保留,或者其他原因,所以在“楚王”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西”字,叫做“西楚王”。
成为“西楚霸王”后,项羽认为他可以分封世界。于是他封了十八路诸侯。有些人,比如齐王,自称是齐国的后代,又封了别人一次。对刘邦来说,他迁徙到偏远的汉中,封他为汉王。这些都让大多数被分封的人不满意。
有些人可能会说,项羽为什么不直接称帝呢?事实上,这是一个过程,熊的心还在那里。后来,为了最终统治世界,项羽派人杀死了熊的心。
当项羽杀死义帝熊心时。首先,刘邦跳了出来,说熊心是“世界共主”,被项羽杀死,所以他发誓要攻击项羽。然后齐国和其他国家也跳了出来,拒绝接受项羽,说项羽杀死了国王,杀死了“世界共主”。然后各地的王子也跳了出来,拒绝接受项羽,说他杀死了“世界共主”,都抵制了项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熊心之成为“世界共主”,首先是项羽的分封。项羽是大家的领导,熊心是项羽的领导。当然,他是“世界共主”。@ 这也是各地诸侯为反抗项羽而寻找的理由。
为什么六国诸侯不反对楚国的后人当[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