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光绪皇帝的死因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2008年,光绪皇帝死亡100年。清史编辑委员会主任戴毅教授等13位专家联合发布了震惊世界的消息:在光绪皇帝的辫子和埋葬衣服中,发现了过量的砷。根据砷含量分布和人体生理特征分析,最终得出“光绪皇帝死于砷中毒”的结论!
[img]554309[/img]
光绪皇帝死后,光绪皇帝被谋杀的说法一直在流传。例如,书法家启功曾回忆说,他的曾祖礼部尚书溥亮说,在光绪死前,他喝了一碗慈禧奖励的“塌喇叭”(奶酪牛奶)。当时,宫殿里的内部人士提到了光绪的死亡,这都是一种秘密的表情。
据《清史稿》记载,光绪死于疾病,后人根据医案记录,推测光绪患有严重的神经症和慢性心肺衰竭。@ 光绪被毒害的谣言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成为野史。没想到百年后的现代考古技术推翻了正史,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
所以,第二个问题来了,谁是毒害光绪皇帝的凶手?动机是什么?
第一个疑犯:慈禧
99%的人坚信慈禧是杀光绪的凶手。从动机、条件和证据三个维度来看,慈禧被怀疑是最大的。
1.作案动机
慈禧与光绪皇帝的决裂,自1898年改革以来,没有人知道,如果光绪皇帝掌权,慈禧的生活就不会更好。在光绪看来,慈禧是清朝的罪人,也是他个人不幸遭遇的敌人。
慈禧也知道光绪的心态。她知道光绪一旦重新掌权,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否定自己,清理政治力量。
慈禧不认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问题,更不认为光绪变法正确,@ 为了防止光绪重启变法,她必须消除光绪,更不用说他们的私人感情了。
其实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够。
[img]554310[/img]
①慈禧反对戊戌变法并非全部错误
由于晚清的屈辱史和光绪皇帝曾经带来的一丝光明,后人天真地认为,如果没有老妖婆的梗,戊戌变法的顺利实施,也许中国不会被列强蹂躏。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更不用说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了。仅从1898年改革的内容、方法和候选人三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肯定地下结论:如果没有慈禧的阻碍,1898年的改革也将失败,最糟糕的结果可能会使清朝提前灭亡。
虽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清朝提前灭亡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在当时,这是一个没有人能接受的事实。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能仔细分析戊戌变法本身的缺陷,但请不要忘记,慈禧阻止变法既有落后的思想,也有对政局经不起大动荡的考虑,不能完全否定慈禧的做法。
例如,这对夫妇在投资股票或房地产方面发生了争执,他们都想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结果,他们把碗扔了。但你能粗略地判断是非吗?即使结果证明一方错误,也不意味着另一方必须正确。
事实上,慈禧并非完全反对戊戌变法,甚至有支持的举动,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变味,惹翻了慈禧太后。
由此可见,慈禧并不反对变法,而是反对具体的执行计划和其背后的政治目的。因此,慈禧杀死光绪的动机是不够的。
②回鸾后,光绪的处境有所改善
北京事件发生后,慈禧和光绪一行逃往西安。一路上,慈禧几乎被八国联军当作战犯杀害。这段经历让慈禧平静下来,更清楚地意识到,不变的法律迟早会死。从那时起,她就接近了光绪的政治观念。
回到北京后,光绪的政治待遇恢复了。他结束了英台幽禁的生活,回到金銮殿参政。当然,慈禧还是决定的。
从计划废除光绪到让光绪回到金銮殿,这一举动发出了明确的政治信号:慈禧非常希望母子和解,共度危机。
[img]554311[/img]
③私人恩怨可能不会走向你死我活。
慈禧曾经登记载义的儿子溥为大哥哥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以载义、载勋、载连、载澜、刚毅为代表的皇室贵族带领60多个名义和团直接前往英台杀死光绪皇帝。
慈禧阻止了这种鲁莽的行为。客观地说,如果不是慈禧阻止,光绪皇帝将在18年前死亡。
慈禧准备废除光绪,同时保护他的生命免受威胁。这表明,虽然“母子”就像一个陌生人,但慈禧仍然没有失去人性之光,她仍然不能在私人感情上做出决定。
2.作案条件
就犯罪条件而言,慈禧一定是条件最好的。但最好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唯一的条件。从载义等人准备公开杀死光绪的角度来看,光绪皇帝的孤立导致他的基本安全失去了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有条件谋杀光绪。
3.证据分析
慈禧谋杀光绪有两个间接证据。第一,她曾经说过:“我不能先死。”第二,启功说的那碗“塌喇叭”。但说实话,这些都不能算是证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严格来说,慈禧谋杀光绪有点勉强,或者理由不够。
第二个疑犯:袁世凯、庆亲王奕匡
袁世凯谋杀光绪的动机很简单。当初戊戌变法是袁世凯告密造成的,所以光绪恨袁世凯,曾经“日书项城(袁世凯)以志之愤”。
庆亲王奕匡为何谋害光绪?奕匡与袁世凯有私交,两人制定了计划,谋害光绪后,由奕匡的儿子即位。
这句话实际上是最不可靠的。在光绪被杀之前,袁世凯已经被降职,并回到河南定居。凭借袁世凯的力量,远程控制杀人比登上天堂更困难。李奕匡的儿子为皇帝开始胡说八道。除了慈禧,谁有能力秘密操作这种事情?
第三疑凶:李莲英
李莲英谋杀,来自于德龄的《英台泣血记》。裕德龄是当时宫中的女官,与光绪皇帝有交集。然而,根据裕德龄的其他记录,有许多不可靠的东西。例如,在她自己的身份问题上,裕德龄把自己包装成旗人公主后,她甚至用“德龄公主”的笔名。事实上,她是一个汉人。
从李莲英一贯的风格来看,他不可能与光绪产生个人恩怨。如果他开始谋杀光绪,只有一种可能:慈禧指示。
这是个漏洞。如果慈禧想谋杀光绪,李莲英可能会出马吗?太多的嫌疑肯定会引起光绪警惕,容易惊吓蛇。
[img]554312[/img]
@ 这种说法基本站不住脚。
第四个疑犯:保守派皇亲
事实上,谋杀光绪的嫌疑人远不止以上。一般来说,所有站在慈禧一党的皇室贵戚都有嫌疑。
晚清末年,慈禧重用“载”字代和“溥”字代的皇室子弟,掌握了朝中的决策权和军事控制权。为什么载毅等人可以随便带人,公开闯盈台?他是九门提督,负责皇宫警卫。
从政治上讲,这些人都是光绪皇帝的死敌,一旦光绪皇帝重新掌权,他们就无法逃脱被清洗,当然,这种说法也没有证据。
然而,如果这种说法与慈禧谋害说相结合,它可能更接近真相。
想象一下,慈禧太后死后,光绪亲政,清朝会发生什么?一定是政治地震!帝派势力和后派势力之间的决战。
不言而喻,清朝风雨飘摇,内部严重清洁的后果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保守势力肯定会迫使慈禧太后在临终前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清朝来说,慈禧太后可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抛弃她的粉丝,帮助光绪掌握实权;要么杀死光绪,支持一个各种力量都能接受的新皇帝。
@ 我的结论是,光绪被杀是慈禧临终前因未来政治格局的需要而被迫默许并由保守势力执行的谋杀案。
光绪帝究竟是谁毒死的?动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