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影视剧中最受欢迎的皇帝。许多清朝戏剧都以乾隆时期为背景。历史上,乾隆皇帝到处跟随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即使他在位60年,他也不敢超越祖父的在位时间,并向儿子嘉庆皇帝禅宗。
[img]554385[/img]
我们知道乾隆一生中到处都在效仿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生中有许多孩子,有24个人参与序齿,这些王子都很优秀。因此,在康熙晚年,著名的九个儿子赢得了法庭,最终皇帝的四个儿子银珍赢得了王位。乾隆一生中有17个王子参与了序齿。那么,这些王子有类似于九个儿子赢得法庭的事情吗?答案是:没有。
让我们来看看乾隆儿子60年(1795年)的情况:
皇帝长子:爱新觉罗永黄(1728-1750),因孝贤纯皇后祭祀时不懂礼数,被乾隆皇帝指责,然后死于恐惧,享年23岁,死后被封定亲王。死于乾隆之前;
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乾隆曾秘密将其定为皇太子,但不幸去世,年仅九岁,乾隆将“端慧皇太子”送去死亡;
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章(1735-1760)被乾隆严厉训斥,明确表示剥夺了二子的继承资格。乾隆25年去世,追封多罗循君王,死于乾隆之前。
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玉(1739-1777),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命令继承和硕履懿亲王云立后,降袭履郡王(没有皇位继承资格)。乾隆死于乾隆42年,死于乾隆之前;
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乾隆31年去世,死于乾隆前;
皇六子:爱新觉罗永荣(1743-1790),出继谨靖郡王允喜,封贝勒(没有皇位继承资格),乾隆55年去世,死于乾隆前;
黄七子:爱新觉罗永聪(1746-1747)死于痤疮,乾隆十二年去世,只有两岁,死于乾隆之前;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死于道光十二年;
皇九子:爱新觉罗永瑜(1748-1749),幼战,死于乾隆前;
皇十子:爱新觉罗永悦(1751-1753),幼战,死于乾隆前;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玉(1752-1823),封成亲王,死于道光三年;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陵(1752-1776),无爵位,乾隆41年去世,死于乾隆前;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靖,青年战争,死于乾隆前;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1757-1760),幼战,死于乾隆前;
十五子:爱新觉罗·青岩(1760-1820),嘉庆皇帝;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永(1762-1765),幼战,死于乾隆前;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林(1766-1820),封庆亲王,嘉庆25年去世。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乾隆待机时间长,大部分儿子都是先于他去世的。乾隆60年,乾隆在世的儿子只剩下皇八子永轩、皇十一子永宇、皇十五子青岩、皇十七子永宇。雍正登基后,鉴于以往的教训,建立了秘密存储制度,即皇帝亲自书写的一式两份存储命令,一份密封在锦盒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另一份由皇帝自己保存。皇帝死后,皇前大臣取出两份遗旨,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乾隆就是这样继位的。在乾隆禅让位之前,还活着的四位王子不知道谁会成为下一位皇帝的继承人,也就不存在九子夺位之类的事情。
[img]554386[/img]
那乾隆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玉岩呢?
当时在位的四个哥哥,皇八子永轩生下来就有脚,从小就不受乾隆欢迎,皇位自然不能传给先天生病的人。永轩被排除在外,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皇十一子永玉有着浓厚的艺术细胞。虽然他是王子,但他很吝啬。乾隆认为他不了解一般,附庸优雅。永玉被排除在外,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黄十七子永林,从小就不爱读书,四处游荡,惹是生非,梦想就是做个安乐王爷,得到和沈阳的房子(即今天的恭王府)。乾隆对他很头疼,所以永林被排除在外,失去了皇位资格。黄十五子玉岩虽然没有大才,但也没有大过,性格内向,做事稳重,平日里读书勤奋,也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尤其是仁孝。最后,乾隆不得不在矮子中拔将军,选择了资质平庸的十五兄弟永炎作为皇帝。
乾隆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玉岩?他的其他儿子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