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人得道,鸡狗成仙。如果这个人倒下了,这是否意味着鸡狗也会被埋葬?在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把这种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清末,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军阀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在此之前,溥仪的生活仍然像傀儡,但没有改变。
强迫溥仪退位的龙宇太后亲自发布了退位诏书,宣布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文明正式结束,将权力移交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但前提是溥仪可以退位,但不能让他过艰苦的生活,这意味着溥仪也享受奢侈的生活,这是真的,龙宇太后立即与当时的北洋军阀签署了“清室优惠条件”,除被剥夺权力外,正常的日常生活也不受影响,甚至还有400万元的自由支配费。
[img]553782[/img]
真正把溥仪拉下来的冯玉祥是中华民国著名的西北军阀首领。他非常讨厌清朝。大修前签署的《清室优待条件》彻底剥夺了溥仪最后留在宫中的权力。1924年,他强迫溥仪带着家人和妃子离开紫禁城18年,一些妃子开始逃跑,因为他们奖励了一些钱,这里要声明的是冯玉祥为什么要把溥仪等人赶出清朝,其实关键点还在溥仪。
[img]553783[/img]
溥仪曾签署的《清室优待条件》特别声明,溥仪需要尊重共和国,实施“三不政策”,即不干扰、不复辟、不叛逆,需要无条件尊重共和国。但1917年6月,闹剧上演了12天。张勋偶然带领5000名辫子士兵以“调解”的名义来到紫禁城,然后迅速召集清朝遗产讨论“恢复清朝伟大事业”。
这时,12岁的溥仪又登上了皇位,但很快在7月12日,段祺瑞组成了一场反军讨伐,5000辫子兵很快就被打败了。此前喊着要复辟清朝的张勋,早就跑到东交民巷荷兰大使馆,溥仪又退位了。要知道,从这一刻起,溥仪就违约了,1917年就失去了资格。此时拿到政权的冯玉祥,无论出于什么意图赶溥仪走,都是合理的。如果说得更严重,那就意味着没有溥仪的生命是好的。
[img]553785[/img]
当溥仪离开时,紫禁城仍然有四个妃子留在宫殿里,其中一个是光绪皇帝的寡妇,另外三个是同治皇帝的寡妇。他们的资历基本上可以算是当时朝内的老兵。溥仪被赶出宫殿时,只剩下两个妃子。另外两个端康太妃和郑和黄贵太妃似乎都回到了天堂,成了地狱的灵魂。然而,这两个妃子实际上死于自然。
此外,还活着的两位公主是敬意公主和荣惠公主,他们勇敢地与冯玉祥交谈,并要求给自己一点安置费。冯玉祥此时非常开放。他不仅给了这些妃子足够的纠缠,还让他们带走宫殿里的宝藏,在外面出售。毕竟,从节俭到奢侈,从奢侈到节俭,他们似乎已经落入了这样一个领域,没有必要再追求了。最好做一个顺利的人,就这样,两位太妃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买了房子,从此安定下来养活自己的生活。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留下的太妃们的生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