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天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动了一场并购六国的统一战争。短短十年,韩、赵、魏、楚、燕、齐相继被秦国摧毁。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此时秦国不可能有其他政权,但在历史细节中,有一个被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img]551877[/img]
根据《史记·卫世家》记载:“(卫君角)21年,二世废君角为普通人,卫绝祭。”21年,公元209年,距离秦始皇统一世界已经12年了,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容忍卫国继续存在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1、卫国实际上名存实亡,不构成对秦国的威胁。2、卫国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站在秦国一边。3、秦始皇留下一个国家来展示他的慷慨。
[img]551878[/img]
战国结束时,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是战国时期的七个英雄。作为一个弱国的卫国,到了公元前241年,秦军攻占了卫国仅剩的濮阳。事实上,从这个时候起,卫国就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秦国迁至野王,完全成为秦国的附属国。
自从被迁往野王以来,卫国已经正式成为秦国忠实的“盟友”。《秦始皇本纪》记载了卫国的作用:“其(指卫国)君角率其支属移居野王,阻止其山保卫魏国的河流。”总的想法是:此时,卫国所在的野王已成为秦国防御魏国的一线基地。当时,卫国的作用是秦国未来没有摧毁卫国的主要原因。
[img]551879[/img]
如果秦国的基础真的像秦始皇想象的那样传播到千秋万代,那么卫国可能会存在更长的时间。然而,秦始皇死后不久,秦帝国迅速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反秦斗争。为了解决这个后顾之忧,多一个地方势力就多了一点麻烦。因此,秦帝国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事后,迅速废除了卫君角,废除了普通人。
秦始皇统治世界后,为什么要容忍卫国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