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却引发了靖难的变化

黄子澄,接下来带你去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最好的忠臣黄子澄,但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看,忠臣能治国吗?不一定。

但这并不一定在建文帝心中很确定,他非常坚信黄子澄是个大能人,能帮他完成削藩大计。

然而,从后来的历史来看,黄子成不仅没有完成这项任务,而且在建文帝削藩的时候也屡出不穷。他不仅没有帮助建文帝取得胜利,还间接帮助朱迪完成了皇帝的道路,就像一个卧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建文帝找到黄子澄,正式开始削藩大计。

此时建文帝才继位不过一月,此时削藩是不是最好的时机?

当然不是。按照朱元璋为建文帝制定的策略,新皇继位前要对王者施恩,让王者放下戒心,妥协隐忍,保证自己足够强大,然后控制王者的消费。

但是建文帝等不及了。他认为诸王太强大了。他不能放心。他整晚都睡不着。他担心几个叔叔会把他赶下王位。

[img]551611[/img]

于是找到了黄子澄,黄子澄洪武十八年会元,随后陪读东宫,建文继位后,黄子澄为翰林院学士参国政。

黄子澄早年就和建文帝谈过诸王难制的问题,所以现在两人一拍即合。

既然决定削藩,黄子澄就给建文帝出主意,我们先易后难,先把小势力的藩王搞掉。

所以首先是周王,然后是代王、失王、齐王、湘王。这些藩王无一例外都没有太大的实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被禁赛。

先易后难,这无疑给了强大的藩王一个缓冲的机会,当藩王开始恐慌时,就会开始最坏的准备。

建文帝削藩的计划越来越明显。朱迪开始不安,决定造反,但此时朱迪有一个顾虑,他的三个儿子还在京都。如果他造反,他的三个儿子肯定会消失。

所以朱迪只能假装屈服,要求建文帝把他的三个儿子送回来。

又到了命运选择的时候,建文帝问大忠臣黄子澄,我们是否应该把自己的三个堂弟送回去。

[img]551613[/img]

黄子澄说当然应该!送回去可以安抚朱迪,然后我们可以趁其不备,用奇军强攻,削藩大计就能成功。

黄子澄这么说,建文帝真的相信了。这时候诸王早就被囚禁了,被迫自杀了。大家都能看出,黄子澄还是想安抚朱迪,不得不说他真的很天真。

朱棣的三个儿子回到北平后,朱棣如虎添翼,从此再无忧无虑,朱棣和建文这对叔侄开始正式迎来历史对抗。

起初,建文帝暴露了他复杂的个性。在此之前,他大刀阔斧地削减了诸侯,几位诸侯国王被禁止。事实上,双方已经在军队中相遇了。那一定不是你死了就是我活了。然而,当他出兵时,建文帝喊道:不要伤害我叔叔!

于是朱迪用这句话躲过了过去的几场灾难。每当燕师不利的事情发生时,朱迪就站在前面,突然让王师失去了灵魂。毕竟皇帝有命令不伤害他叔叔。

[img]551614[/img]

有一个关键点。作为建文帝的智囊团,黄子澄是否认为建文帝在出兵时说这样一句话是不合适的?既然他觉得不合适,为什么黄子澄不提醒建文帝呢?如果你认为这是合适的,也许黄子澄建议建文帝说这句话。首先,它突出了建文帝的仁慈和正义。其次,他说祖先不应该在同一个房间里战斗。我希望朱迪还有回头的空间。

此后,建文与朱棣的对战更是一场乱操作,临阵换将,黄子澄的建议。

而谁不好,偏偏换了一个什么都做不了,投降第一的李景隆,50万大军交给了李景隆,李景隆也解释清楚,直接千里送人头。

从那以后,朱棣围困南京,冷兵器时代南京易守难攻,怎么也能花一两年时间,而遇见李景隆这样的人,看着朱棣燕军直接开城投。

这就是黄子澄强烈向建文帝推荐的大能人。

当然,黄子澄是忠臣,太平盛世治世没有问题,但削藩的计划不仅仅是黄子澄这样的忠臣。


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却引发了靖难的变化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却引发了靖难的变化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