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公主和格格,
公主和格格有区别吗?是的!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明显。格格的名字来自清朝,存在时间很短,而公主的名字出现在周朝,历史悠久。虽然两者看起来都一样,但它们的内涵却完全不同。古代公主的地位远高于格格,差异也很大。
[img]549880[/img]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在周朝,天子的女儿被称为王姬。战国以后,国王的女儿被称为公主。然后在几代人中被使用。另一种说法是:当天子的女儿结婚时,天子不结婚,而是使三个公主,所以它被称为公主。汉朝规定,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皇帝的姐妹被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被称为长公主。它的封地被称为唐木义,在封地中,自主权属于公主,然后朝代都采用了这一制度。
汉代的制度,皇帝的姐妹们封“长公主”,封地为县,地位等同于诸王。皇帝的女儿封公主,封地为县,故称县公主,地位同列侯;但也有个人尊敬,如舞阳公主,加号为“长公主”,地位同诸王。诸王的女儿,又称公主,封地为乡或亭,故王女有乡公主和亭公主之分,其地位为同乡、亭侯。但也不是绝对的,如肃宗,封东平宪王苍和琅邪孝王京的女儿为县公主。帝女封公主的儿子继承母封为列侯,并世袭传承。王女封乡,亭公主,但不能传国于后代(见《后汉书·皇后纪》)。
[img]549881[/img]
格格,满语,意思是“小姐”。清朝出现时,亲王至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统称为格格。所谓八分,始于努尔哈赤,
因为太祖努尔哈赤时封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奖励均分,制度崇拜其他贝勒,所以被称为“八分”。后太宗皇太极定宗室爵位等级,贝子以上8分,镇国公和辅国公不加“不加8分”字的也加8分,统称为八分王公。宗室里有特恩封公和亲王余子授封公的,不得分8分。
皇帝和正宫的女儿封公主,称固伦(天下)格格;妃子、中宫抚养女、封君主、和硕格格、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多罗格格、固山格格、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结婚时,根据父爵的秩序等级和合法人员,分别由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授予。
[img]549882[/img]
格格是清朝贵族女儿的名字。一般来说,除了皇室的女儿,满洲八大姓氏的女儿也可以在清朝被称为格格。还有一种情况叫“格格”,那就是清朝亲王的低级妾。
然而,与公主不同,公主代表了皇室的正统继承,官方阶层和地位无法与格格相比。封地和封国的存在决定了公主在古代的尊重,属于实权。格格在清朝具有更大的象征意义。
古代公主和格格有区别吗? 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