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王子朱标死后,痛苦地杀死了那群为自己的出生和死亡而战的“淮西勋贵”。但是有一个人也是淮西人,但是朱元璋没有杀他,把他留给孙子朱允文保护江山。
[img]550851[/img]
这个人是耿炳文,朱元璋在与陈友谅争天下的时候,以7000兵马拖着张士诚10万大军,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赢得时间。耿炳文虽然没有徐达蓝玉那么有名。但他的功劳并不小。
耿炳文不同于蓝玉。他非常谨慎和低调。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他不再需要进攻型将军。他需要一个防守型将军为他的孙子朱云文守卫江山。在朱元璋看来,耿炳文是最好的候选人。耿炳文善于守卫城市,保持低调。此外,耿炳文的儿子还娶了朱彪的大女儿江都公主。
有了这种婚姻关系,朱元璋觉得耿炳文会忠于朱允藩。朱允藩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削藩。随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这时,朱元璋留给朱允璋的底牌耿炳文开始派上用场。虽然耿炳文此时已经65岁了,但为了大明的江山,这位老将还是带着盔甲去攻击朱棣。
耿炳文擅长防守和进攻。一开始,他被擅长进攻的朱迪打败了两次,损失了3万多人。随后,耿炳文退守真正的城市,准备与朱迪进行消费战。朱迪负担不起。朱迪无法与政府军相比,如军队、粮食和草地供应。毫无疑问,朱迪会输。
[img]550852[/img]
朱棣非常焦虑,但他也忍不住带走耿炳文。当时,张士诚的10万军队未能打破耿炳文的7000名士兵守卫城市,这表明耿炳文守卫城市有多好。然而,朱允文的年轻人却比朱棣更加沮丧和焦虑。再加上朝廷的挑衅,朱允文用李景龙取代了耿炳文。
这简直就是自毁长城,抛弃了朱元璋留给自己的所有牌。朱棣知道后非常高兴,他打电话给上帝帮助我。朱棣知道李景隆是第二代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这与耿炳文相去甚远。然后李景隆真的被朱棣打了,他不得不怀疑自己的人生。朱允桢几乎摧毁了李景隆的50万军队。
朱允炆有四张带王炸的好牌。他看错了李景隆,被打得很烂。更让人尴尬的是,李景隆亲自打开了金川大门,将朱迪迎进了南京。朱允炆不败,只能烧了宫殿,结束了对大明的统治。
朱元璋为朱允文留下了耿炳文,朱允文是怎么打烂一手好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