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他文武双全,性格稳重。早在16岁的时候,他就和努尔哈赤一起南征北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努尔哈赤非常重视他,尤其是在处决长子楚英之后。努尔哈赤出征时,不仅让他执政,还把八旗中的红旗和正红旗交给他管理,以增强他的实力。
代善在后金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巩固。
[img]548738[/img]
然而,代善却因“作风”问题,使原本辉煌的未来成为水中月镜中的花朵。
事实证明,有人透露代善与努尔哈赤的阿巴亥公主有染。
虽然努尔哈赤曾经在大家面前说过要把“所有的孩子和大福都交给大哥(代善)抚养”,但努尔哈赤的考虑也是满族一直有父亲和妻子的习俗。即使父亲去世后,儿子继承了自己的财产,普通母亲也会成为儿子和妻子的习俗。
然而,努尔哈赤毕竟还没有死。在他的眼皮下,儿子和妻子发生了难以形容的事情,这让他感到尴尬。
经过调查,努尔哈赤发现阿巴亥曾多次给代善送食物,同时她还在深夜出宫私访代善。
虽然我不知道是否发生了难以形容的事情,但公主和代善之间的关系显然超出了应有的分寸。
努尔哈赤作为一个男人,非常生气,所以他废除了代善的王子地位,代善失去了威望。
努尔哈赤去世后,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实力最强。此外,他独自负责两面旗帜,他的手下有一些勇敢而善于战斗的战士。因此,如果他想争夺汗水,他仍然有很大的获胜机会。
[img]548739[/img]
然而,戴山知道,如果刀相对,必然会引起后金动荡。他不仅主动退出汗位,还听从了儿子岳托和萨哈林的建议,推荐皇太极成为一种新的汗水。
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以军功的方式封爵了八位战功最显赫的皇室皇室。他们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瑞亲王多尔根、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代善之排名第一,皇太极自然有他的想法。
一方面,代善在皇室宗亲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大,功勋最突出。
另一方面,代善于皇太极有立功。
当然,这八位王爵的待遇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头衔不仅可以让子孙后代获得“世袭无替”的永久封爵,还可以享受太庙的荣誉。
我们应该知道,在清朝的分封制度中,由于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分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世袭”,另一种是“世袭”、而“世袭无替代”一定是为了国家收入,而“世袭降递”则是恩封收入。两者在待遇和继承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img]548740[/img]
当然,无论是“世袭无替”还是“世袭降递”,任何皇帝都不会完善分封制度。
比如代善被封为亲王后,他的爵号后来发生了很多变化,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恢复为礼亲王。
比如瑞亲王多尔根,他后来被降袭为辅国公很长一段时间,或者乾隆为他翻案后,才恢复了瑞亲王的爵位。
至于铁帽王,乾隆为了区分“功封”和“恩封”,把“功封”定下了“世袭无替”的制度。因此,代善等8位因功被授予王爵称号的人成为了铁帽王。
事实上,除了世袭无替之外,铁帽王还享有朝廷赐予的高薪和铁帽王府。
@ 能成为铁帽王,不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且有许多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好处。
幸运的是,清廷的分封相当公平,所以在整个清朝,只有8位铁帽王因功封而获得。从那以后,虽然四位铁帽王相继被封,但在分封上,他们只能算是恩封,这与代善和其他人不同。
为什么皇太极要封代善为铁帽王之首和硕礼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