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攻打婺源四年(1358年),却一直攻打不下来。这时,三军总管、将军邓愈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位名叫朱胜的隐士。听说这个人很有才华,很有影响力,但是对名利漠不关心,很多人想见他也见不到他。于是朱元璋去拜访朱胜,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然而,朱生没有见到他。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不喜欢名利双收,喜欢冷漠的生活。然而,他觉得朱元璋很真诚,所以他给朱元璋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一个战斗小贴士。朱元璋按照朱升说的计策实施,果然不出所料,大获全胜,朱元璋非常崇拜朱升的才华。决定再次拜访他,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希望得到朱升的帮助,这样他就像虎添翼一样。
朱元璋乔装打扮,打扮成商人来到石门这个地方,朱升在这里开馆讲课。他知道朱生很低调。如果他知道朱元璋来了,他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为了不“惊吓蛇”,朱元璋一切都很简单,悄悄地来到了朱生所在地。朱元璋对朱生表示感谢和钦佩。同时,我也希望得到朱升的帮助。如果朱升同意,荣华富贵是没有问题的。但朱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朱升喜欢“宁静致远”的淡泊生活,朱元璋最终不得不放弃。临别前,朱元璋向朱升请教治国之策,如何稳定世界。朱升略作思考,胸有成竹地说:“高筑墙,广积粮,慢称王。此时朱升58岁,朱元璋30岁,毛泽东主席曾评论“九字国策定江山”。朱元璋听了,豁然开朗。从战略层面来看,朱升的战略已成为朱元璋立国的基础。龙凤十年前,朱元璋采取了这一策略,自称吴国公。后来,朱升在朱元璋建功立业的过程中,为他提出了建议。
[img]548787[/img]
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元洪武。朱升被召到应天府担任谋臣。朱升的地位相当于“开国元勋”。后来,他被提升为翰林学院的学士学位。作为朱元璋的顾问,他受到朱元璋的高度重视。朱元璋评论说,他“诚实,是芪哲的英雄”。其中,“栖哲”意思是老成贤达的人。1369年,71岁的朱升告老归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打算重新封他,希望能留住他,但朱升还是坚持告老归乡。原因据说朱生在与朱元璋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朱元璋是多么的猜疑和刻薄。他担心如果他接受了朱元璋的高级官员的财富,他就不会有好的结局。因此,当其他臣子仍沉浸在封官加爵的幸福中时,朱生选择撤退,申请回老家安度晚年。朱升于1370年去世,享年72岁。
枫林先生朱升,他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