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中国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什么?每个朝代的典型例子是什么?

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后,或单称三恪、二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礼制之一,属于宾礼之一。历代王朝分封前王室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所谓“恪”,就是表示尊重。杜佑的《通典》考证了“三恪二王后”,认为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后,封前三代后裔称为三恪。

虞舜

[img]549055[/img]

据《尚书》报道,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虞舜为臣子。

夏朝

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没有臣礼,而是用宾礼。

商朝

商汤灭夏后,夏朝的后代被分封在祁国,虞舜的后代被分封在陈国。虞、夏的后裔作为客人,不被视为商朝严格意义上的臣子。

周朝

牧野战争结束后,周武王分封黄帝后裔于祝、尧后于蓟、舜后于陈国,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严师古认为,“周以舜后,夏后,宋为三恪”,即以虞舜后裔封陈国,夏后裔封齐国,商代后裔宋国为三恪。

祁国世袭至春秋末年,在楚惠王时期灭于楚国;宋朝继承到战国时期,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合并。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死了陈国君陈民公,陈国灭亡,陈国王持续了500多年。然而,陈国公子陈齐的后代在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齐国,并继续统治国家。历史上被称为田氏代齐。

[img]549056[/img]

西汉

元鼎四年,汉武帝封周朝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名列侯,封邑3000户。汉元帝封姬嘉之孙姬延年为周承休侯,位列诸侯王;汉成帝初元五年进位为周承休公,汉平帝元初四年改封为郑公。

绥和元年,汉成帝封孔子十四世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一月后入位为殷绍嘉公,汉平帝元年改封为宋公。

新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王莽封姚迅为初睦侯,奉黄帝后;梁护为修远伯,奉少昊后;王莽之孙功隆公王千,奉皇帝后;刘欣为祁烈伯,奉贤后;刘欣之子刘叠为伊休侯,奉尧后;桂昌为始睦侯,奉虞皇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玄为褒衡子,奉伊尹后。位为宾的汉后定安公刘婴。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也是宾客。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为章昭侯,位为恪。夏后辽西司丰被封为章功侯,也被封为恪。

东汉

建武两年后,汉光武帝封孔安为尹绍嘉公,姬武为周承休公。建武十三年,改封孔安、姬武为宋公、卫公,改新齐县、观县为宋国、卫国。封国各置一人,掌县令之职。宋国隶属于豫州汝南县,故城位于安徽省太和县西北、茨河南岸。卫国隶属于兖州东县,故城位于河南省清风县南部。

曹魏

黄初元年,魏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立都城于浊鹿(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他不是大臣,也不是圣旨。他可以用仪仗祭祀寺庙,但仍在汉朝正朔。山阳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山阳国隶属于司隶河内郡,故城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南部。山阳国内有浊鹿城、雍城、蔡城。献帝死后传孙刘康,刘康传刘瑾,刘瑾传刘秋,直到永嘉之乱而灭。

咸熙元年,蜀汉后主刘禅为安乐公,传至永嘉之乱。安乐国有一个人,负责县长的职责。安乐国隶属于幽州渔阳县,故城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西北。

晋朝

泰始元年,晋武帝封魏元帝为陈留王,封国置相(289年改名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汉献帝的后裔仍然依靠魏朝攻封山阳公。晋以山阳公和陈留王为二王后,通卫公为三恪。宋公出三恪,降封为宋侯。

南朝宋

永初元年,宋武帝封晋恭帝为零陵王,立都于莫陵。后来,刘玉夷杀了晋朝的宗室,将司马元瑜改为零陵王,传国至齐梁禅朝。封国内史一人,掌太守。宋朝以陈留王和零陵王为二王后。

南朝齐

建元元元年,齐高帝封宋顺帝为汝阴王,迁居丹阳。刘准后被劫杀,立刘胤为刘准后裔,袭击汝阴王位,传国至梁陈禅。封国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齐以零陵王和汝阴王为二王后。

南朝梁

天监元年,梁武帝封齐和帝为巴陵王,迁居姑熟。后来,郑伯禽杀死了萧宝荣,并将萧宝义为巴陵王,传国至陈末。封国内史一人,掌太守。梁以汝阴王和巴陵王为二王后。

陈朝

永定元年,陈武帝封梁敬帝为江阴王,后杀萧方智,改封萧季卿攻打江阴王,传国至陈末。封国内史一人,掌太守之职。陈以巴陵王和江阴王为二王后。

北齐

天保元年,北齐文宣帝封东魏孝静帝为中山王,后来被杀。

北周

元年(557年),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封西魏恭帝为宋公,后被杀。两年(558年),北周明帝封元罗为韩国公,绍魏后。

隋朝

封北周静帝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后杀宇文解,改以宇文洛攻爵位。隋朝以韩国公和介国公为二王后。

唐朝和武周

唐武德元年,奉杨玉为隋正朔骑服,以北周后裔介国公为二王后。

武周天授元年,以周朝、汉朝后裔为二王后,封舜、禹、汤后裔为三恪。

武周圣历二年,以隋唐后裔为二王后。

神龙元年,唐中宗废武周二王三恪,复以北周隋朝后裔为二王后。

天宝七年五月,唐玄宗以北魏后裔元伯明为韩国公,北周后为介国公,隋朝后为国公;天宝九年九月改为商朝、周朝、汉朝为三恪。十二年五月,它被改为北魏、北周和隋朝。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朱温封唐哀帝为济阴王,一年后将其毒死。开平两年后,唐宗室鸿卿李卿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通北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为三恪。

后唐自命继唐,从唐二王三恪继承。

后晋天福二年,唐许王李从益为欢国公,隋朝后裔杨延寿为二王后,通北周后裔介国公玉文颉为三恪。

后汉以唐、后晋为二王后,隋为三恪。由于国家短暂,颁旨没有实施。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后晋后汉为二王后,通唐为三恪。

宋朝

建隆元年,宋太祖封柴宗为郑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如旧制。嘉佑四年,宋仁宗封柴守礼的侄孙、柴荣的侄子柴咏为崇义公,政和八年,宋徽宗封周恭帝后裔为宣义郎,崇义公为国二恪。绍兴五年,命柴咏的曾孙柴叔夏袭封崇义公。淳佑九年,以柴彦颖袭封崇义公,又封隋、唐、五代后裔与吴越、荆南、蜀汉等国子孙为官,负责宗庙祭祀。

金朝

天会三年后,金太宗封辽天佐皇帝为海滨王,宋徽宗为昏德公宋钦宗重昏侯。后来,金熙宗改封辽天佐皇帝为豫王,宋徽宗为天水郡王,宋钦宗为天水郡公,与齐合称三恪。

宋朝以后的封爵

元、明、清封给前后裔爵位,不立为恪。

元朝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宋恭帝为“颍国公”,使居大都、上都。后迁乌思藏萨迦寺(今西藏萨迦县)为僧,死于甘州(甘肃张掖)。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封元顺帝孙买的里八拉为崇礼侯。

清朝

雍正二年后,朱之琏被封为明朝王后的一等延恩侯。


中国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什么?每个朝代的典型例子是什么?中国古代的二王三恪制度是什么?每个朝代的典型例子是什么?

,,,,,,,,

  • 夏朝少康中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复国运动
  • 太康失国后,后羿占据了王位。然而,夏朝从禹到启到太康这么多年,一定有许多忠诚的下属。因此,这些老部落建立了司太康的弟...

  • 夏桀是如何断送夏朝政权的?是他自作自受吗
  •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

  •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 夏朝方国(也有的称作部落)有施氏原本臣服夏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后来由于王室衰败,朝廷腐化,夏王贪得无厌,横征暴敛,...

  • 夏帝泄简介 在夏泄统治期间,夷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
  • 夏帝泄(前1863-1843)元年丙寅,在位21年。夏朝第12代皇帝。夏帝芒之子 泄芒之子。芒死后继位,泄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

  • 殷商君王武乙是怎么死的?武乙真的被雷劈死了吗?
  • 俗话说:“为非作恶,天打雷劈”。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还在流传。然而,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一个人被天打雷劈了,他不是普通的主...

  • 武丁是如何振兴商朝的?武丁中兴维持了多少年
  • 从武丁中兴背景中可以看出,武丁不愧为一代明君。他与自己的父亲不同,他有雄心壮志,更希望让子民生活的更好。武丁中兴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