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武则天,我们不得不提到她女王的岁月;说到女王,我们不得不提到女王墓前的无字碑。它非常大,高约8米,重约99吨。但奇怪的是,这么大的石碑上空无一人,与唐高宗旁边刻着密密麻麻的碑文的圣碑形成鲜明对比。
武则天本身就很传奇。关于她的一切,后人都会在桌面上讨论。当然,无字碑这样独一无二的东西逃不过大家的“吐沫星子”。一些后人通过猜测武则天的心意,给武则天无字碑三种解释:
1、武则天觉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纪念碑有多长,她都无法描述自己的伟大成就;2、武则天觉得自己罪恶重重,不敢把自己的事迹刻在石碑上;3、武则天故意把自己的评价留给后人。
[img]546364[/img]
乍一看,这三种民间流行的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实际上都是胡说八道。这块无字碑是武则天死后皇帝李显立的。既然无字碑不是武则天授意的,那么上面提到的三种解释就不会自破。
然而,根据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墓碑不应该建在皇帝的墓前。作为皇帝,他们的成就怎么能用碑文来描述呢?因此,皇帝没有必要建立纪念碑。为什么李显要违反礼仪制度,为母亲建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呢?
事实上,武则天违反了礼仪制度。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没有遵循先例,而是为唐高宗设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她亲自为丈夫制作的《圣记》。高宗和武则天葬在一起。高宗有墓碑。武则天怎么能没有它呢。因此,李贤也为武则天设立了墓碑。
对于皇帝李贤来说,建立一座宏伟的墓碑很容易,但在纪念碑上写什么并不容易。武则天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在性格上,她既冷漠又温暖。她对敌人很残忍;她对大臣很人性化;
在政治上,她重用酷官,成为执政的一大污点;然而,她还改革了科举考试,任人唯贤,选拔了许多人才。姚崇、宋静等开元贤臣都是武则天时期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武则天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人才基础。
[img]546365[/img]
考虑到许多因素,李贤不知道如何评价他的母亲,武则天的碑文被推迟了。当李贤死后,他没有为武则天写好碑文。之后,李丹和李隆基登上了历史舞台,把武则天的碑文抛在脑后,碑文就消失了。
因此,无字碑立在乾陵前,成为武则天的又一大象征。
历史的叶子说:在这篇文章之后,武则天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写出来。让我们在这里总结一下。中国历史悠久。为什么会有一位女皇帝?当然,这与唐代女性家庭地位相对较高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也与武则天的运气有关。
但最重要的是,武则天自己的性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她想打破男权社会的束缚。她想证明女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治理一个好国家。在武则天成为皇帝的前几年,许多人反对她,比如徐敬业发动的扬州叛乱,以及李冲和李珍父子的叛乱。
他们往往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理由,只是出于对女性的偏见。但正是他们的反对激起了武则天的不屈、不满和士气。
[img]546366[/img]
你越反对,我就越想让你失望,让你看,女人,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
的确,武则天一生做了很多错事,但我们不能恶意扭曲她的性别形象。说到武则天,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无情”这个词。
不。看了很多关于武则天的史料,我觉得“无情”只是她的工具,是她抗击男权社会的手段,而武则天本身就是一个善良、有人情味、倔强、顽强、睿智、合格的皇帝。
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的石碑空无一字?无字碑有什么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