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朱迪的故事吗?XX
朱迪在建文四年(1402)攻破南京,夺得王位。虽然朱迪的王位是从侄子朱云文那里抢来的,杀了那么多人,但我们可以认为朱迪不是一个好人,但他绝对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迁都北京,天子守国,修编《永乐大典》,五次亲征巩固明朝地位。
朱棣的第一次亲征是在永乐八年。当时鞑靼部落太傲慢了。一开始,朱迪也用温和的手段说服对方,但他们仍然不听话;永乐七年来,齐国公丘福率领10万名将军征服鞑靼人。结果,明军低估了鞑靼部落。此外,当时指挥不当,明军打败并伤害了无数人;朱迪受不了了。永乐七年来直接动员了总动员,命令长江以北的所有士兵从北方出发。也就是在永乐八年,50万军队聚集在北方。鞑靼部落听说朱迪带领50万大军马上跑向瓦拉,瓦拉和唐良哈也知道时事,照顾好自己。
[img]545516[/img]
鞑靼部落的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发生了冲突。当他们讨论往哪个方向跑时,一个主张向西跑,另一个主张向东跑,然后他们各自突破。朱迪带领部队先追本雅失里,大败本雅失里,但还是让他和七个人一起跑。然后我去追阿鲁台。当时阿鲁台也很害怕,直接躲在茫茫草原上,暂时找不到。明军粮草和行李不多,准备回去。
但上帝不负有心人,回来的路上竟然撞到了阿鲁台。朱迪想让阿鲁台投降。但阿鲁台的想法是尽可能多地拖延,当有一天他们准备逃跑时,朱迪看到了军队阵型的变化。朱迪从小就在战场上。在他眼里,阿鲁台的小把戏是儿科。朱迪率领成千上万的骑兵直接前往阿鲁台。然后明军看到皇帝过去了,直接发动了总攻。阿鲁台转身跑了,明军追了。作为一个草原民族,阿鲁台发挥了自己的特点,居然逃走了。从此,明军大胜,几乎全部消灭鞑靼部落,班师回朝。
[img]545517[/img]
第二次亲征是在永乐12年,当时瓦拉逐渐变得强大,这是明军不允许的。首先,让他们通过谈话离开,结果可想而知;朱迪这次率领50万军队进行亲征。朱迪喜欢热血沸腾的日子。瓦拉部队首先安排了包围圈,然后深入引诱敌人。几十年的战争生涯给了朱迪强烈的战争直觉。他必须伏击瓦拉。
但是朱棣也有他的杀手锏,在知道有伏击的情况下继续前进。瓦拉的首领马哈木非常高兴,在一个山谷里发动了进攻,明军陷入了混乱,他以为自己会赢。明军的神机营出现了,他们拿的是火枪,当时这个东西的威力很强。瓦拉措手不及,只能逃跑,明军在后面追,瓦拉基本瓦解,明军打败瓦拉部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瓦拉再也不敢挑衅明军,一场战争,打出十年的和平。
二十年来,阿鲁台又开始折腾,按照惯例,朱棣依然不习惯他们,第三次御驾亲征。此时朱棣已55岁,亲自带领军队打阿鲁台,阿鲁台也有自知之明,直接逃跑。回来的路上也收拾了唐良哈,他和阿鲁台相互勾结。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又来了,但还没有进攻,朱迪又直接御驾亲征,估计朱迪也想,你小子还敢出来。由于阿鲁台没有来进攻,提前得到消息跑了,这次朱迪没有收获,回来了。
[img]545518[/img]
永乐22年,阿鲁台又开始跳了起来。这一次,朱迪下定决心清理阿鲁台。但朱迪的骨头已经不好了。他几乎没有上马出征,只是为了为子孙解决这个问题。但阿鲁台仍然狡猾,又跑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兄弟。他真的很有精力。第五次就这样结束了。这一次,朱迪真的很累。回家吧。结果,在榆木川,朱迪的身体终究无法支撑,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活。
纵观朱棣的一生: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他的一生几乎都在马上,五次出征,保大明北疆几十年。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是怎样的?几乎一生都在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