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向前奔流,无穷无尽。今天给大家讲杨迪皇帝的故事。
大业元年(605年)3月,杨迪皇帝杨光成为皇帝后不久,决定在伊水和洛河之间建设东都洛阳,并命令尚书令杨素为东都主任,宇文凯为副主任,在洛阳西18英里处建设周长74英里的新城。与此同时,杨迪皇帝也开始在城西建设皇家禁园——西苑。
西苑是什么样子的?据《杨帝海山》记载,西苑周边229多里,有人工湖,被称为大海。蓬莱、方丈、颍州三座神山在海上建造,比水面高100多英尺。台观殿阁分布在其中,隐藏着生动的姿态。
海的北面有龙鳞运河,蜿蜒曲折,流向大海。沿着小运河设立了16个庭院,每个庭院都是一个独立的宫殿,种植奇异的花草,培育珍稀鸟类和动物,并在每个庭院设立了一个四级妻子来负责庭院事务。
杨迪皇帝作为这个宏伟的皇家皇家花园的主人,自从有了这个西苑,就沉迷于这里的美景和美景。
杨迪皇帝经常喜欢吟诗作乐,@ 他在西苑湖钓鱼的时候,即兴写了一首诗,题为《凤凰歌》:
三月三日向红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欲垂钩往往撩起,恐怕蛟龙还会复休。
[img]542968[/img]
杨迪皇帝写的《凤凰歌》非常随意,直截了当地描述了在西苑钓鱼的情况。前两句说明他3月3日在西苑钓鱼的时候,正好看到水面上游有一条鲤鱼,简单直接地描述了成诗的时间和背景。
这一次,垂钓赋诗应该是隋颉帝一时的兴趣所致,最后两句大概就是隋颉帝对鲤鱼的态度,想钓鱼就休息一下。
然而,这首诗一传出,就被时人理解为“李唐兴、隋朝灭亡”的征兆。
据《山海经》记载:“杨帝在西苑。有一天,洛水渔民生了一条鲤鱼尾,金鳞红尾,鲜明可爱。杨帝问渔民的姓,姓解。皇帝用朱笔在鱼额上解字,记住,放在北海里。幸运的是,后帝在北海,他的鲤鱼已经长大了,浮水看到了皇帝。皇帝和萧后和院子里的妃子一起看鱼。朱字还存着,但没有一半的解字,还有隐隐的角字。萧后说:‘鲤鱼有角,龙也有。’"
自古以来就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鲤鱼的“鲤鱼”和“李”一样,当时朝野中曾流传着“李氏应为天子”的预言。
[img]542969[/img]
这一谣言也使杨迪皇帝对姓李的人非常敏感。在11年(615年)的伟大事业中,杨迪皇帝一次摧毁了李浑家族的32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李浑的父亲李穆原是北周的柱国,被授予沈国公。后来,他帮助杨健代表周建隋。他是隋朝开国的英雄。
据说李浑从一开始就享有很多荣誉,他不应该反对。他只是在家里寻求父亲的头衔。结果,家里发生了一场斗争,但最终被杨迪皇帝直接摧毁了30多人,其余的都流放在岭外。
当时,方士安伽陀还劝隋颉帝杀死世界上所有的李氏,并煽动说,杀死姓李的理由是:“李氏是天子”。
当然,这也让杨迪皇帝比他大三岁的表弟李渊“更加怀疑”。为此,李渊不得不“沉迷于饮酒,收受贿赂以混合他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隐藏,杨迪皇帝逐渐摆脱了杀害李渊的想法。
大业十二年(616年)4月,李渊被杨迪皇帝任命为河东抚慰使,随后任命为太原留守。太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军事重镇,士兵充足,粮食和工资充足。套用李渊的话说:“唐固吾国,太原就是它的地方。现在我来斯,是为了天和,而不是为了,祸将斯及。”(《大唐创业日常生活笔记》)。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杀死杨迪皇帝安插在太原的亲信、副留守王伟、高君雅后,起兵反隋。同年11月,李渊攻入长安,杨迪皇帝的孙子代王为皇,杨迪皇帝远在江都(今扬州)为皇帝。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江都发生兵变,杨光被叛军吊杀。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正式建立了李氏大唐王朝。
隋朝的杨帝在钓鱼时即兴写了一首诗,预言了李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