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清朝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19世纪对清朝来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世纪,对于一个已经持续了170年的帝国来说,许多问题已经开始爆发。
官员管理腐败,中央政府统治薄弱;乾隆以来,中央机构庞大臃肿,地方官员腐败无能。此外,乾隆皇帝喜出望外,奢侈奢侈,导致国库空虚。嘉庆皇帝一上台,就不得不为他的老子收拾残局,打着“咸与维新”的旗号。然而,嘉庆自身的能力有限,整个维新的作用不是很大。后来
道光皇帝是人中之资,面对一堆棘手的烂摊子也无能为力。
[img]542109[/img]
人口急剧扩张,人口多地少,地方矛盾尖锐;19世纪引进高产作物,使清朝人口急剧扩张,超过4亿。这对传统封建国家来说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数字。过去,封建国家的治理手段开始失败,导致地方管理逐渐混乱,全国人民负担不起食物,起义层出不穷。
闭关锁国,资本帝国入侵开始;如果上述问题只是封建王朝内部的一些问题,可以说火药桶在1840年后被引爆。
道光皇帝派年林则徐虎门卖烟,因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地方走私严重,大量白银外流,结果英国人不干,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清政府被迫签署《南京条约》。这场战斗彻底暴露了清政府自身的弱点,签署的条约加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剥削,导致地方起义如火如荼。
太平天国于1851年爆发,随后是1853年 扭军起义,1855年苗乱爆发,然后是“亚罗事件”和“亚罗事件”
马神甫事件爆发,1860年,英法联军直接杀到北京,愤怒地杀死了咸丰皇帝;清朝失去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赔偿了数百万两银。与此同时,太平天国也席卷了东南部,导致清朝完全失去了对南方富裕省份的控制。
[img]542110[/img]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清朝还没有灭亡?这种感觉比明末更夸张。
那为什么清朝能持续到20世纪才灭亡呢?
清朝的统治者并不愚蠢。当然,他们知道他们不能坚持到1911年(字面上)。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首先,放开对士绅的压制。
清政府吸取了明朝和死亡的教训,并一直对当地绅士采取高压政策,以满族制造汉族。然而,随着满族的腐败,对当地的压制越来越小。面对当前内忧外患,随时亡国的情况,我们干脆放开口子,允许绅士自己组织团练,提高工资。例如,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
淮军,以及大大小小地方的团训,这相当于交出了当地的兵权。
然后轰轰烈烈 洋务运动开始,允许经营地方企业,但也让地方充满活力,以前为清政府工作,现在为自己工作,不能积极吗?
[img]542111[/img]
然而,后果也非常严重,即清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开始下降,特别是在东南省。太平天国后,满族势力被冲走,汉族势力开始聚集在一起。到19世纪末,他们几乎完全不听清政府的指挥。当慈禧向八国联军宣战时,两江总督
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人直接公开打清政府面孔,宣布东南互保,不接受清政府的“乱命”。
其次,清政府有足够的额外收入来维持政府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生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富有。虽然清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失败,传统农业税减少,但列强也给清政府带来了大量的关税收入,地方企业也带来了大量的工商税。
据统计,1849年清政府的农业税是3200万两,而关税和工商税加起来只有969万两。但到1885年,农业税为3000万两,而关税和工商税已超过4000万两,超过了农业税(虽然有的拿去赔钱)。
与明末相比,李自成要求拿20万不打京城,崇祯拿不出来的困境,清政府在这方面丝毫不慌张。
最后,列强们不愿意清政府崩溃。
在列强眼中,统治力强的清政府远优于分裂的中国。英国人总结了印度殖民统治的教训。国会认为,直接统治殖民地的成本要高得多,支持亲英政府要容易得多,更容易开拓当地市场。
其他列强也有类似的想法。当清政府爆发起义时,列强甚至组建了外国枪支队伍,提供贷款支持清政府;直到甲午海战彻底撕下清政府的遮羞布,清政府才在列强和地方叛乱之间找到平衡。
[img]542112[/img]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清政府用各种方式喝毒药解渴。无论延续生命的手段有多强大,都无法阻止世界现代化的进程。1900年
《辛丑条约》可以直接看作是列强已经放弃了清朝;“赔偿4.5亿白银,39年还清,本息约9.8亿两”,这估计也是列强算清政府的极限,最后割清韭菜的浪潮。
总结:
在我看来,清政府急于改革,却让他迅速奔向灭亡。
大办新政,实行地方自治。结果,士绅通过了 咨询局直接持有地方政府;
从事宪政工作的结果是,地方上的每个人都渴望宪政,渴望摆脱皇权,渴望国家;
办新教育,废科举,全国士族离心,算是放弃了最后一批支持者;
最后准备新军,结果让汉人的权力越来越大,心思也越来越多,到了1911年,一切都崩溃了。
19世纪清朝开始出现问题,为什么直到20世纪才灭亡?